之間實驗實踐

實踐:實驗與實現之間

實踐:實驗與實現之間

實驗,trial and error——這種為著追求進步和美好,而不斷 錘煉詰問的方法,可以說是設計精神的根本。

實驗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機會、時間和資源的配合——PMQ 元創方一年一度的旗艦創意設計活動 deTour 設計節,以及其 他大大小小的設計展覽、活動和工作坊,均是推動和深化創意 實驗的機會,讓設計師和大眾認識新的設計和社會議題、交流 想法,繼而動手實踐,在不斷的試驗和修正之間,慢慢走向自 己理想中的設計藍圖。

PMQ元創方願意作為一個開放實驗的平台,帶動對話和機會,與大家一起成就更多好設計。

上一章
返回頁頂
下一章
上一章
返回頁頂
下一章

創作即實驗

自 2014 年起,PMQ 元創方正式成為 deTour 設計節的主辦方和 舉辦場地。作為香港年度最重要的本地設計活動,deTour 如同一 個不分國域、跨越界限的創意實驗場,為本地和海外創意設計人才 提供一個實踐想法和呈現作品的平台。在一系列的展覧、工作坊、 對談、辯論和業界活動之間,PMQ 元創方透過 deTour 連結本地 和海外設計社群,成為業界和公眾參與、交流和深化設計認知的舞台。

在一連串的創意實驗背後,蘊含了 PMQ 團隊和一眾策展人對香 港設計的見解和盼望。黃馨(Shin)作為 deTour 的創意主腦,歷 年來策劃多屆 deTour,在背後籌謀其大方向;梁展邦(Michael) 和叄語設計(Adonian & Chris)則以策展新血之姿,分別為 2019 及 2020 年 deTour 帶來獨特的演繹。他們身兼策展人、設計師 和創意人多職,對 deTour 這個平台抱持什麼想法,又如何看待 PMQ 活動模式與香港創意設計發展的關係?

deTour 的前世今生

Shin:

我自 2015 年起成為 PMQ 的策展人,策劃的項目包括 deTour、Smart Fashion Runway(睿智時尚)和一些獨立項目。很開心我們在 2019 年打開了邀請策展人加盟的模式,先是 Michael,然後有叁語設計的 Adonian 和 Chris;之後亦希望延續 這做法,歡迎更多對策展抱有興趣和憧憬的人加入。

PMQ 是一個連結不同設計界別人士的平台。我的工作則是協調不 同的參與單位,助他們的努力和設計意圖發揚光大。不論是概念設 計、產品還是創新設計,均希望透過 PMQ 這個平台,讓更多大中 華區的觀眾接觸和認識。

deTour 的名字,即「design tour」的意思——大家可能還記得以 前由香港設計大使(今信言設計大使)舉辦的 deTour,以遊擊形式 在香港不同的有趣地點作為期數天的即興節慶,如灣仔警署、域 多利監獄、活化前的 PMQ,甚至電車。這種形式,令 deTour 建 立了一個有機而富創意活力的形象。在 2014 年 PMQ 成為地標之 後,William(PMQ 元創方總幹事陶威廉)和 Victor(前 PMQ 元 創方總幹事曾昭學先生)認為 PMQ 有責任為 deTour 提供一個歸 宿——一方面因為 deTour 一直面對資源緊絀的問題,而場地絕對 是香港活動策劃的最大煩惱;亦因為香港除了 deTour,便再也沒有其他屬於本地的大型創意設計活動。自 2014 年起,PMQ 正式 成為 deTour 的主辦單位,項目由創意香港資助。

Michael:

我在 2013 年參加電車那屆 deTour,之後一直以參觀者 的角色參與。以前的 deTour 是藝術與設計的混合,近年則更專注 發展其設計定位。我覺得這是好事,因為香港一直缺乏定期的大型 設計活動,deTour 甚有潛質發展成為如 Dutch Design Week(荷 蘭設計周)般的規模——在歐洲或日本,設計周一直是大家了解城 市設計水平和定位的渠道。

我一直思考,我們可以怎樣利用設計,令城市更健康地發展下去? 2019 年 deTour 談的是歷史傳承,看「新」與「舊」在創作中互 為影響的關係。透過了解「新」的定義和香港的設計傳統,幫助整 個設計圈加快前進。

徐壽懿―圖左 / 梁展邦―圖中 / 陳濬人―圖右

見證成長

Adonian:

我第一次接觸deTour2010年域多利監獄那一屆。deTour帶你遊走城市中未知、或平時無機會探索的地方,其實令人十分興奮。deTour有趣在於它不斷演變,不會固定在一個狀態;它與城市的關係亦令人著迷——可以說,它與過去十年來的香港論述一起成長。

我第一次正式參加deTour,則是Shin負責策展的2015年。她知道我正在做北魏體的研究,便邀請我作個海報展;但我思考後,卻更希望創作一個裝置——deTour「正」的地方,在於參加者可以

不斷反問和反建議。最終所作的《字無言》裝置結合字體和聲音,其實是我從未試過的實驗;deTour是一個讓我們嘗試的平台,當中亦講求一份信任。

Shin:

一個成功的平台,必然會提拔了一些人才。deTour每屆均會與不同的國際單位合作,但推廣本地人才一直是我們的焦點。我們為Surreal HKTommy Fung提供了首個實體展的機會,亦發掘了LAAB、 語、AaaM等充滿才華的設計師;很多人均在參與deTour後,得到更多邀約合作的機會。特別是2017年有很多新人參與,如建築事務所Bloom,他們非常年輕,在deTour展出其LED裝置後,即得到很多邀約查詢和關注。2020deTour由日本設計工作室Whatever設計的作品《Flock》,亦被某台灣天團看中作演唱會的主視覺元素。

deTour是一個平台,讓設計師呈現一些代表個人設計基因的大型作品,令潛在客戶和觀眾因此而記得他們的名字和存在。透過deTour,他們亦會得到專業公關公司幫忙推廣的難得機會。比較高興的一點是,過去deTour在十日內的觀眾人數大約是六萬人;而在我們接手後,2018年最高峰時達到十二萬。

deTour的確肩負了很大的責任,不是我們偉大,而是香港真的沒有其他設計節存在。香港的設計實力不弱,絕對有資格走出國際。我與William一直希望將deTour推廣至外國,例如將deTour帶到米蘭或其他富規模的設計周。這是我們的其中一個使命。

實驗即培育

Chris:

deTour的另一意思是繞路而行。有時候在城市中遊走,我們不一定要走最快捷的路,漫無目的地摸索其實也很有趣——遊走時既了解作品,也可以發掘作品與空間的關係。至deTour落戶PMQ,形態和空間開始定型,但仍然保留了這漫遊的基因。我特別喜歡Michael那屆deTour,利用中央書院地基遺址作展場。我知道實踐過程不易,牽涉很多政府部門;但這實驗令大眾發現原來可以這種新角度來認識古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我們經常說deTour是一個實驗性嘗試,便是在這些地方得到體現。

設計往往與工作坊、研究和實驗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外國很多厲害的互動作品,均是與工程學結合的成果。香港設計師不是沒有這方面的能力,而是缺乏這類型的平台或嘗試的機會。所以deTour亦是一個讓設計師研發的機制,透過提供資源和資助,讓設計師實踐一些在腦海中存在已久的想法——製造是一個不斷測試和評估的過程,而這可能是deTour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之一。

黃馨 - 圖中

Adonian:

可以說這些均是2018deTourTrial & Error」主題的延伸。每一年的deTour不是一個完結,而是一個延續;一場實驗即使今次失敗了,也不代表它永遠失敗,因為它的目的是未來。

deTour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與商展的定位不一樣。商業連繫固然重要,但deTour更加著重「培育」的角色,為年輕設計師提供一個嘗試的重要機會。

《日心說:渦流》 林欣傑 , deTour 2017

Shin:

我將2018deTour的主題訂為「Trial & Error」,除了因為創作是個不斷trial and error的過程,亦某程度上代表了deTour的理念和狀態——對於我們來說,過程和意念比最後的成果更加重要。一直以來deTour呈現的均是意念或原型,這是一個種子項目,讓大家播下意念的種子——如果成功,往後可以找更好的製造商生產;即使最後失敗了,亦令設計師知道下一次怎樣做得更好。設計師亦可以透過deTour,了解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均非常重要。

Adonian:

除了參展,我們亦曾經在2016年替deTour作主視覺設計。那年的主題「Game Changer」也很有趣,我們設計了一張乒乓球枱,它除了是主視覺標誌,亦成為一個現場的乒乓球枱裝置,讓大家邊玩邊體驗主題。在deTour,我們不會受制於本身的既定角色,大家不但是服務提供者,亦可以在互動中產生新的東西。

Chris:

Game Changer」的乒乓球枱,透過改變運動的玩法來提供新視點;過程中對運動的反思,亦影響了我們日後在啟業籃球場項目的設計概念。對參與者、設計單位及策展人而言,deTour均是一個起點,讓我們思考更多新的東西。

Trial & Error, deTour 2018

策展方式的實驗

Adonian:

正因為我們做過不同的崗位,所以在2020年擔任策展人時,便嘗試從「設計師在實驗時需要些什麼」的角度思考,編排一個時間和資源相對較充足的日程,以幫助他們完成作品。

Michael:

通常的策展方式是觀察當下大家的創作方式,然後想出一個為現狀提供敘述的主題。它有推進的元素,但很大程度受限於現存的創作狀態。而deTour有趣在於它是先有主題,大家再根據主題創作,成為了一個每年一度的思想衝擊。做設計往往是根據客戶的要求發展,中間可能會有一些小突破,挑戰了一些現行的做法,但完全由零開始創作的空間其實很少。所以deTour亦是一個每年一次的「思想繞路(detour)」。

Shin:

在我們接手時,deTour以一種相對有機的模式運作;發展至今天,開始建立了一個比較明確的運作模式。但可以的話,我會希望一直保留一點有機的因子。當大家嘗試回應主題創作,太多的局限或程序未必是好事。如何將deTour早期的有機、即興精神延續,同時賦予規範,是一個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

我們亦很希望加強deTour與社區的連結,成為打開不同年齡、不同階層對話的平台;如過去歐陽應霽會帶團認識中環的飲食文化。如何在每一屆拓展某一類型的觀眾層,亦是每屆策展人的挑戰。

Michael:

如何在吸引人群、令大眾明白我們的意圖,和推進設計界限之間取得平衡,的確非常需要大家思考。

Game Changer, deTour 2016

拉闊未來的可能

Shin:

談到未來deTour的路向,坦白的說,我們需要資金令deTour發展得更好,另外亦十分需要富才華者的加入。過去兩年的Curators ChoicedeTour主項目),不論是學術內涵還是視覺質量均非常高,可以說未來的篩選將會越來越嚴謹。特別是當資金有限,我們只能夠挑選精要的東西——但這是公平的,因為整個作品徵集過程均開放予所有人參加,亦有嚴謹的篩選程序,是一個平等的機會。

Michael:

找質素高的人參展的確不易。作為策展人,令大家願意參與之餘,亦需要協助他們將創作過程持續下去,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去做一些他們未做過的事情。

Shin:

尋找場地是以前每屆deTour面對的最大困難。現在有了PMQ提供場地,令deTour得到一個繼續發展及成長的落腳地。如果PMQ沒有提供信任和自由度予策展團隊,便不會有今時今日的deTour——創作自由真的是非常重要!

Michael:

沒有PMQ會沒有deTour,而其實PMQ亦很需要deTour

Adonian:

2020deTour籌備初期正值疫情,記得有人在社交媒體留言,說這時勢還談什麼設計?這反映部分人對設計仍然存在一定的誤解,覺得設計是標奇立異、風花雪月的事情。這引伸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角色——如何加深大眾對設計的了解?

2020年我們以「Matter of Life」作主題,正因為設計對生活、甚至生命的影響極為深刻。小至一顆螺絲,大至城市規劃,其實均是設計。壞的設計會造成對生命的消耗——如道路設計得不好,便日日塞車;透過「Matter of Life」,我們希望帶出設計的重要性。

PMQ算是比較早開始專注向大眾傳播設計的地方。設計不單是眼見的東西,更重要是箇中的思考方式。疫情下的大洗牌,則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和深化事物的過程。PMQ有一個開放的門戶,歡迎不同層次的活動,第一個層面可能是生活風格,一些消費性及容易接觸的東西;進而向大家講述設計邏輯和思維。PMQ可以牽頭做這事情,推動一個設計上的文藝復興。

Chris:

PMQ談設計的方式比較輕鬆,令大眾較容易接受。PMQ的長處是大眾容易親近,在生硬的設計論述之餘,亦可以在這裡找到好玩的體驗。一如deTour舉辦很多工作坊,2020年一個用樹枝、螺絲等五金物料設計工具的工作坊,便設計與好玩兼備。以軟性手法向大眾介紹設計,正正是PMQ的強項。

Michael:

PMQ的存在,先是幫助了部分香港設計師生存——不論是作品販售還是提供設計服務,一個創意地標均幫助促成這些事情發生。之後PMQ可以繼續推進,拉闊設計的可能性,重新連結後疫情的世界。

“每一年的deTour
不是一個完結,
而是一個延續。”

陳濬人 adonian chandeTour 2020 策展人/Curator of deTour 2020

黃馨

策展人及創意人,活躍於娛樂、創意及藝術界逾15年,在策展、藝術行政及藝術家管理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自2015年起,黃馨乃香港本地設計節deTour背後的創意主腦。一年一度的旗艦活動deTourPMQ元創方主辦及創意香港資助,於20152019年間,共吸引超過60萬名觀眾到訪位於香港核心蘇豪區的創意基地。

其他由黃馨策劃的展覽及項目包括:山口聰一「The Way You Look」、王慶松「瘋華絕代」、Tom BinnsIt is NOW」、JOYCEPEDDERZINE Uncatalogued」、卓韻芝「Born To Be A Witness」,及PMQ元創方「睿智時尚12」等。

梁展邦

設計工作室Studio AA共同創辦人,於荷蘭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完成IM設計碩士課程,現駐香港。

梁展邦的作品探索工藝及工業、設計系統,以至可持續發展等多元設計議題,設計領域橫跨平面、空間及展覧,作品曾在米蘭設計周、荷蘭設計周、DMY BerlinVitra設計博物館展出。梁展邦曾獲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Perspective》雜誌「40 under 40」大獎,亦是MOLTON、香港百貨及MOON Laboratory的共同創辦人。

叁語設計

叁語設計在2010年成立,是一所由陳濬人(Adonian Chan)及徐壽懿(Chris Tsui)開設的跨媒介設計工作室。設計媒介涵蓋平面設計、電子媒介及空間設計,項目包括品牌創造、視覺識別、網頁及印刷書籍設計,及展覽和空間營造,並擔任 deTour 2020 策展人。

叁語設計亦同時專注於自發研究項目,以記錄及研究香港的設計及視覺文化,包括《香港北魏真書》文字設計及研究項目。叁語設計視平面設計師為視覺文化的建構者,希望透過重新發掘、研究及討論香港的美學價值,與大眾一起建構屬於香港的設計風格。

上一章
返回頁頂
下一章

策展人語 焦點設計展回顧

除了一年一度的deTour,PMQ亦一直連結創意各界,舉辦涵蓋不同主題的深度展覽,與一眾知名策展人攜手,豐富本地甚至區內的創意議題交流。這些大型展覽及活動項目每每成為城中焦點,深化我城的創意表述和交流。你最難忘的展覽又是哪些?

Benny Au 區德誠
平面設計師及策展人

Here is Zine. Here is Hong Kong, 2016
漢字展 Hanzi Exhibition,2018

「我一直希望透過策展,將好的設計帶給公眾。兩次在PMQ策劃的展覽:『Here is Zine.Here is Hong Kong』和『漢字展』亦是這種意圖的延續——我相信好的展覽不單是展示,亦需要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從而深化他們對展覧內容的認識。

每次策展對我而言均是一次新的挑戰,而呈現方式與內容是息息相關。在『Here is Zine.Here is Hong Kong』展,我抱持『作品是展覽的主角,展示位置可嘗試不去迎合觀眾』的想法,用木板叠構出流動而高低不一的展示台,觀眾的視線在漆黑的環境中聚焦於燈光下的展品,自然地配合不同姿勢欣賞和閱讀。而『漢字展』中,我視作品圖像為音符,以爵士樂般的即興手法佈展,並每星期轉換部份海報位置。這些嘗試均有賴PMQ團隊的全力協助,加上智方靈活性高的空間及完善的設備,令這些想法得以實現。

我自己作為PMQ租戶的審查委員之一,篩選租戶的過程令我經常反思:大家心目中的PMQ是什麼?對我而言,PMQ是一個多元化的場所,由零售、大型展覽和各式活動所組成,是一個整全的營養包,為設計師及普羅大眾提供創作養分。」

近年流行的Zine,既是自主、獨立的個體出版物,亦是城市觀察和個性的載體。作為Zine這獨特文化現象的回應,PMQ特別舉辦日本享負盛名的「Here is Zine」展覽香港站,在榮譽項目顧問區德誠的策劃下,廣邀本地60位從事設計、攝影、文學、建築、藝術、多媒體、時裝等界別的創作人,各自創作一本反映個人想法和觀點的獨一無二Zine作品,同時透過展覽、分享會和工作坊,讓公眾進入Zine的獨立世界,飽覽我城的人文景致;同場展出的東京站和深圳站精選作品,亦令觀眾更了解三城的創意面貌。

Here is Zine, Here is Hong Kong | 2016
漢字展 Hanzi Exhibition,2018

漢字作為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魅力不但歷久不衰,更在亞洲各地演變成充滿趣味的文化符號。「漢字展」由設計師區德誠擔任策展人,聚焦漢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多重意義,展出超過100位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台灣、澳門、日本及韓國等地設計師的漢字作品。透過過去20年,亞洲鄰近地區以漢字為主要視覺元素的作品,以及同場舉辦的講座分享、兒童工作坊及導賞團等活動,大眾可以親身走一趟漢字的設計、藝術和文化之旅,全方位感受漢字的獨特文化地位和美態。

Gao Yan 高岩
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及策展人

10 x 100 十年百名建築展 10 ✗ 100 Exhibition,2017

「展覽連結香港和內地,透過呈現兩地的作品,一方面希望推廣年輕建築設計師,亦希望透過不同類型的論壇活動,深化建築實驗的討論。策展時我的工作室便位於PMQ,所以對我而言也是一次十分特別的體驗。

建築類展覽往往講求學術和專業性,較為小眾;但『10 x 100』展覽位於PMQ這向大眾開放的場所,我們亦特別設計了很多專為小朋友而設的節目,參與人數眾多,這源於PMQ作為一個混合型空間,與附近的社區、商家有很多互動,形成一種創意文化傳播,產生真正的影響力,令更多人受惠。展覽場地智方在佈展方面的靈活性很高,我們亦在開放度甚高的中庭位置舉辦各式論壇,令活動有更強的公共性。這種多類型活動模式,其實亦是一場實驗——表面上感覺專業的展覽,過程中充滿各類型的親子活動交流,是一種社會理念的實現。我的願望是未來有名的建築師或許會因為看過這次展覧,而在他們心中播下創意的種子。」

10 x 100 十年百名建築展 10 ✗ 100 Exhibition,2017

PMQ與內地知名建築雜誌《城市.環境.設計》合辦香港版的「十年百名建築展」,展出100個來自香港和內地(各半)的項目,透過一系列涵蓋城市設計、規劃設計、建築及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領域的作品,合組出過去十年間香港與內地城市化進程的面貌和思考,連結兩地建築和城市設計對話。是次展覽由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高岩擔任策展人,並由多名海內外專家及著名建築師雲集主持主題論壇;由ohmykids設立的「童。建」孩子專區,則透過一連串的親子活動,栽種下一代對建築環境的啟蒙想像。

Amy Chow 周婉美
跨領域設計工作者及策展人

Re-edit香港設計展現 Re-edit Hong Kong Showcase,2020

「Re-edit可以說是我過去一系列探討香港創意生態的展覽延續,但加入了PMQ年輕、創業等定位的精神投射——我們聚焦一眾五至十年經驗的設計師,了解當事業發展至一定階段,他們對各自創作歷程及各式設計議題的回顧和看法。在選擇設計師方面,除了我自己的研究和認知以外,亦在PMQ的主持下舉行公開招募,結果收獲不少質素甚高的項目;兩者互相加持下,進一步豐富展覽的內涵。

展覽探討如何利用傳統作為創新的養分,其實亦與PMQ的身份互相呼應——PMQ作為活化歷史建築,自身的故事亦是過去與未來的反映。我們亦嘗試在展覧的呈現方式尋求突破,花了很多心思與設計團隊,特意以非傳統的方式展示——如以一種延續而立體的敘事方式,展示平面畫作;包山一向以高度為尚,今次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則以橫向、有機的平地化方式鋪展;冼美玉則利用再用布料創作裝置藝術,呈現海洋孕育生命的意象,呼籲保護大自然的信息。一眾參與的年輕設計師均十分有幹勁,特別難忘策展過程中與大家多次促膝詳談,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對我而言,PMQ應該作為一個加深人們及業界對設計議題理解的場所,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和展覧,沉澱、深化行業的未來發展和專業性。」

Re-edit香港設計展現 Re-edit Hong Kong Showcase,2020

為了培育本地設計專才,帶香港精英設計師作品到世界級平台展出,「Re-edit」展覽項目先在PMQ舉辦本地展,然後再移師到米蘭設計周展出,以拓闊國際視野和本地交流。在策展人周婉美的策劃下,一眾香港新生代設計師及設計單位以「身分」為主題,以全新創作對照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探討語言、地處、社區、媒體、科技、社會意識、歷史文化、可持續發展、工藝、風俗和信仰等元素,如何塑造身分特性; PMQ實體展以外亦同時推出網上虛擬展覽,不論在形式還是內容,均體現一份跨文化和跨領域對話的精神。

Shin Wong 黃馨
PMQ創作總監及策展人

Smart Fashion Runway 睿智時尚1,2016
Smart Fashion Runway 睿智時尚2,2018

「Smart Fashion Runway的理念十分清晰——作為一個結合走秀作品和科技的平台,展示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的個人或品牌基因。與其他推廣時裝的活動相比,我們的定位更加富實驗性,如第一屆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合作,以智能布料為主題;第二屆則加入不同界別的視覺藝術家,圍繞新媒體為創作媒介。

對我而言,令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均有所得著十分重要;而在這過程中最困難和最有趣的,則可能在於如何構思一個富想像空間和思考深度的主題,誘導不同的設計單位說故事,同時反映出刻下的社會肌理,擴闊大家對某些議題的討論和想像。根據我的經驗,與團隊和合作單位擁有互相信任的關係,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而作為一個在PMQ發生的展覽,它的視覺呈現和品味均需要達到一定水平,才不負PMQ這大家一直經營的品牌。」

Smart Fashion Runway 睿智時尚 1 & 2,2016、2018

紡織業曾經是香港經濟的命脈,在21世紀又蛻變成什麼模樣?在2016年,PMQ聯同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舉辦首屆睿智時尚時裝發佈會及系列展覽,以「Material Translation」為題,由11個本地設計單位,以創意手法呈現科技發展下智能布料的最新面貌和突破;2018年的第二屆則以「Canvas of the Night Sky」為題,專業評審團從公開招募中,挑選出十位時裝設計師夥拍十位視覺設計師,在資深導師的指導下打造出全新的時裝舞台,在展覧、設計講座和分享會之中,推動時裝設計與視覺傳意的各種互動及協作可能。

*以上展覽活動均由創意香港贊助

上一章
返回頁頂
下一章

共創者言

感謝歷年來所有曾經參與PMQ元創方活動的創作單位。這些來自跨地域和跨界別的努力,不但豐富了PMQ的面貌,亦不斷推進香港的創意地景發展。

「每件作品均是一場對新概念的探索。」

Spectra, deTour | 2015
Chromarmonic, deTour | 2019

Samuel Yip 葉韋瀚
多媒體設計公司 WARE 共同創辦人

「對新媒體設計而言,每一個作品均是一場對新概念的探索。可能這類型的設計在香港仍然比較少見,所以PMQ一直十分支持我們的工作。商業項目很多時均在室內發生,多用投影營造沉浸式體驗;而在deTour創作的《Spectra》(2015)和《Chromarmonic》(2019),我們則嘗試運用新物料打造出大型裝置,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與觀者互動,探索一種較低調的光影變化。2020年的《airbank®》更加以一種故事性的主題式手法,將PMQ單位改造成為一個販賣空氣的空間。這些對我們而言均是一些有趣的新嘗試,亦感激PMQ在過程中讓我們自由發揮。」

「我們與PMQ團隊一起思考,如何將作品做得更加好玩。」

Stickyline
本地紙藝創作組合

Blu Blu Blu, deTour | 2019

「我們與PMQ的緣分其實從deTour開始,幾乎每屆均會遞交提案,最後在2015、2018和2019年有機會參與;平日亦與PMQ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合作項目。每次與PMQ合作,我們均希望挑戰自己做一些以前無做過的東西。Stickyline一直從事將平面變成立體的創作,但2018年的deTour作品是從線條入手,感覺不那麼『Stickyline』,難得PMQ亦容許我們實驗。很多合作,我們亦與PMQ團隊一起思考如何將作品做得更加好玩。如2021年農曆新年的型摺醒獅活動,PMQ方面提供了很多市場營銷、場地管理方面的意見,最終意念由一開始的獅頭發展至整個舞獅文化;獅子的形態亦變得更活靈活現,最後甚至合力一起將舞獅放在中庭的玻璃電梯上面——PMQ團隊所給予的意見和支持,往往能夠令作品成果走前一步。」

「與PMQ合作,有點像回到讀書年代......」

Website, 10x100
Website, deTour 2020

WEEWUNGWUNG
網頁設計創作單位

「與PMQ的合作很多,不論是2015、2016、2020年的deTour,還是一些日常活動的網頁設計,均是一些比較大膽的作品,儘量嘗試新的科技和設計手法。與PMQ合作有點像回到讀書年代,創意的空間比較大,我們可以不那麼乖巧,嘗試推進很多界線;畢竟現實中,不是每個項目均容許我們嘗試新的東西。當中最難忘肯定是2020年的deTour,作為疫情的回應,我們將網站打造成一個容許人們與其他參觀者互動的虛擬體驗。這對大家而言均是第一次嘗試,過程中一起摸索,最後能夠得出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PMQ的信任十分重要,這項目亦絕對是我們事業上的一個里程碑。」

「不一定是大型裝置才能帶來迴響。」

Kay Chan 陳韻淇
永續設計師

Revive: Salted Fish 設計再生:鹹魚,deTour 2018

「我一直希望將食帶到香港的設計光譜之中,呈現食作為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面向。2018年的deTour以Trial & Error為主題,我覺得味道圖書館的資源十分適合我延伸過去對咸魚的創作,於是舉辦了一場以咸魚為主題的食物設計展。過程中與當時的味道圖書館負責人Andy有很多創作火花,他作為專業廚師給予了許多寶貴意見,我亦從參與的街坊身上見證他們與咸魚的生活經驗,所收獲的創作交流絕對比想像中更豐富;亦十分高興項目後來得到韓國設計獎的金獎肯定。這次的實驗正好證明,不一定是大型裝置才能帶來迴響,好的內容也可以走得很遠。」

「創意不是設計師專屬,而是一般人也擁有的能力。」

Identity Face Shield 身份防護面罩,deTour 2020

太刀川英輔
日本設計師、NOSIGNER創辦人

「我一直認為創意不是設計師專屬,而是一般人也擁有的能力。就這方面而言,必需要肯定PMQ對推廣創意文化所作的努力。我個人一直對香港抱有一種親切感。而在2020年這個艱難時刻,NOSIGNER在deTour呈現了《PANDAID》和《身份防護面罩》兩件作品,兩者均嘗試將一些社會中不尋常的事情尋常化,向香港觀眾展示我們一直以來為現狀帶來另類視野和切入點的理念。我們與PMQ的淵源頗深,亦感激William(PMQ總幹事)提名我們的作品得到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加上過去參與設計營商周等經歷;可以說,香港的設計文化有份滋養我成長。」

「根據在deTour收集的意見,不斷發展和修改字體設計。」

Julius Hui 許瀚文
中文字體設計師

Intense : Intense, deTour 2016

「2016年我與台灣設計師張軒豪一起在deTour舉辦展覽『Intense:Intense』,展出各自的概念字體。根據過去經驗,字體設計一般較難為大眾所接受,難得那次有空間展出之餘,反應亦十分好,男女老幼均十分喜歡我的「空明朝體」。這帶給我很大的鼓舞和動力,令我決心繼續發展這個在當時仍然屬於概念的實驗性項目。展覽過程中參加者的回饋,亦助我作為設計師,更加掌握大眾市場的想法。2021年初字體正式推出眾籌,慶幸反應很好,某程度上是因為我一直根據在deTour收集所得的意見,不斷發展和修改,令字體變得更加完整。整套空明朝體將會在2022年正式推出市場。」

「每次空間設計均是一場嘔心瀝血的實驗。」

Slow Sculpture - Mountain Water People Creature 慢雕塑 — 山水人物,deTour 2018

Bong Yeung 楊建邦
建築師、小市山設計創辦人

「公司剛成立時,我到處向設計界中人請教,陶生(PMQ總幹事)是其中之一;當時他建議我參加deTour去爭取曝光機會,結果出現了在2018年deTour創作的《慢雕塑——山水人物》,可以說是小市山成立後的第一件正式作品。對我們來說,空間設計不能複製,每次均是一場嘔心瀝血的實驗。deTour的經驗可以說是開始了我們將建築(硬件)和互動意念(軟件)結合的設計手法,亦開始了日後與PMQ的更多合作,如Coffee Agenda、Seed Program和2020年的聖誕裝置等。在Coffee Agenda活動中認識了很多咖啡界中人,亦為我們帶來很多咖啡店相關的設計項目。」

「觀察受眾對作品的反響,對我們日後創作十分有幫助。」

Match Chen 陳少華
KaCaMa Design Lab聯合創辦人

Flawless Failure 完美的失敗,deTour 2018
Pause Rec Play 聲駅,deTour 2019

「我們本身從事永續設計,經常會到院校進行教育相關的工作。過程中發現同學們大部分比較在意『成果』;而對於創作者而言,則較看重中間嘗試的『過程』。所以2018年deTour講述實驗與失敗的主題,對我們而言非常有趣,可以將這觀察發展成《完美的失敗》這裝置作品,並在往後的夏日互動裝置《蜻亭》延續對失敗概念的探索。而在2020年deTour Special的《聲駅》,則實驗意味再重一點,探索聲音和新舊載體的啟發性。PMQ不但是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我們亦能夠透過它觀察受眾與作品的互動,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同時啟發我們探索社區與藝術之間的空間。」

「PMQ近年不斷嘗試推進不同的界線,是香港一所難得富開放實驗精神的機構。」

Resonance Aura IV 共振之靈 IV,deTour 2016
MEMORI & The Book of Ashes,deTour 2020

Chris Cheung 張瀚謙
新媒體藝術家,XCEPT、XCEED 及 XPLOR 創作及藝術總監

「對於從事新媒體藝術的我而言,『實驗』可以說是每次創作的其中一個必要過程。在2016年deTour,裝置作品《共振之靈 IV》延續了系列作品對宇宙美學觀點的探索;在2020年deTour的兩件作品:《The Book of Ashes》探索書寫及知識的傳播,《MEMORI》則回應疫情下的溝通交流方式,這些對我而言亦是嶄新的嘗試。特別是前者包含燒書的魔術元素,很感激PMQ團隊與我們一起了解很多安全審批問題,又接受我這比較大膽的新實驗。PMQ近年不斷嘗試推進不同的界線,是香港一所難得富開放實驗精神的機構。」

「一次充滿信任和尊重、快樂而充滿力量的經歷。」

Morag Myerscough
英國設計師及藝術家

Make Happy, deTour 2019

「我在2019年創作的巨型聖誕裝置作品『Make Happy』,延續我一直以來蛻變自中國諺語『近悅遠來』的創作精神,希望為大家帶來歡樂。在這次合作,最難忘大家在創作過程中所迸發的熱情和能量,所有人均希望打造出最好的作品。我發現如果能夠與互相信任的團隊合作,擁有一個令人享受的創作過程,自然便會出現好的結果——一件能夠為每位參與者帶來歡樂和正面能量的作品;而我相信『Make Happy』已做到這一點。這是一次充滿信任和尊重、快樂而充滿力量的經歷,我隨時歡迎與PMQ再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