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像與應用之間
想像與 應用之間
可以說,PMQ元創方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種設計精神的體現——承載著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歷史和人文故事的建築空間,是設計師們探索設計中新與舊、過去與未來恆久命題的最佳場景;底蘊絢麗的中上環社區,則成為大家認識和回應社會變化的立足點。我們所聚集的人才,背景專才領域廣泛,亦正是當下創意設計「跨界多元」面貌的活生生證明。
好的設計,需要多元和開放的氣氛孕育,需要穩定和包容的環境成長,亦需要與信念一致的同儕交流互動,才能碰撞出更多創意的可能。一直以來在PMQ誕生的無數設計意念和項目,無疑令人鼓舞;展望未來,PMQ將繼續奮力成為大家探索、創造和認識設計的基石,推動香港一代代的創意設計發展。
跨界設計 走出國際
跨界設計 走出國際
每個成功設計,每位成熟的設計師,均需要經歷早期的磨練,在環境、機遇和個人識見努力的配合下,才能茁壯成長。香港建築設計事務所LAAB和時裝品牌HARRISON WONG,在建築和時裝領域各擅勝場,憑藉眾多傑出作品走出國際,共通之處,在於二者均選擇PMQ元創方作為事業奮鬥的起點,並在此設計出不少令人擊掌的優秀作品,踏出國際肯定的第一步。
LAAB的吳鎮麟(Otto)和葉晉亨(Hang)說,即使今天已搬離PMQ,大家仍然覺得他們是PMQ的一分子;黃梓維(Harrison)則指,PMQ是他時裝事業的試驗場。初心或許不變,步步走來,回想當初在PMQ經歷的一切,不經不覺已一起走過萬重山。
時裝與建築「踩界」
Harrison:
我自小已對潮流文化很有興趣,很喜歡打扮,慢慢意識到時裝是自己希望從事的工作,所以才入行。你們呢?
Hang:
我自小喜歡砌東西、畫畫,動手做木工。我一開始其實是讀工程。但那時不太喜歡計數,加上受到電影渲染,覺得建築師比較有型,喜歡拿住丁字尺畫畫,於是便改讀建築。
Otto:
我自己一開始對建築行業也不太熟悉,但很喜歡砌模型、四驅車和樂高等。之後有機會接觸設計,發現自己對設計和科技很有興趣。最終也是因為有型而選了設計,對科技的興趣便滲入了今天的作品之中。
Harrison:
我這行真的是以「型」為主。小時候沒有社交媒體,很喜歡看音樂錄影帶,鑽研裡面的明星造型,對時裝的興趣可能由此而來。
Otto:
是不是自小已經很有型?
Harrison:
是喜歡打扮。將校服弄得古靈精怪,不依規矩做事,經常「踩界」(挑戰底線)。
Otto:
不會犯校規但又有型!
我覺得這心態很重要。老實說在香港讀中小學,課程比較拘謹(rigid);對於踩界有一種小心、忌諱的態度。但認識設計會令人想得更多。現在我也不時與同事分享,設計師需要先認識界線(boundary),再嘗試挑戰它們;過程中則不妨頑皮一點。
Hang:
我與Otto在成立LAAB之前,都是一般的建築師樓上班族,見慣所有「不踩界」的做法,預視到自己在20、30年後不踩界的將來。所以我明白若要在香港做好設計,真的要試下踩界。但踩界不代表天馬行空,特別是建築一定要貼地(務實),符合規範和客戶要求,不是純藝術。所以我是在出來工作之後,才思考「踩界」這回事。
Harrison:
我卻是相反——開始做自己生意後,變得比較穩妥,需要平衡設計和商業。
我過去從來沒有開店的打算。以香港的租金水平,要在一個與品牌形象配合的地點開店,可以說是沒可能的事。但PMQ的出現帶來了一個新機會,我便嘗試申請。在那之前我一直在打工,間中會推出個人系列參加商展,有了PMQ,我才開始全職發展自己的品牌。
我很記得自己在2014年4月進駐PMQ,是第一批。
進駐PMQ,拓闊圈子
Otto:
我們亦幾乎是第一間,進駐時其他店仍然在裝修。一開始認識PMQ時覺得很有趣,因為是香港第一次出現如此大型、齊集各類型設計師的社群,很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分子;當時我們亦正好剛成立不久。
對我們而言,進駐PMQ與創業兩者是分不開的。PMQ提供了空間和很多不同的機會。我們不單是租戶,亦參與了很多合作,例如《筋斗Run》倉鼠跑步圈;《Colourscape》則利用紙膠帶貼滿PMQ整個中庭地面,可以說是一次創舉。PMQ令我們有機會作不同的新嘗試,大家是一起成長。
Hang:
我第一次到PMQ應該是某一年的deTour,《三更》的電影場景亦留下很深印象。作為建築事務所,能夠位處歷史建築,同時擁有櫥窗店面與大眾親近地互動,是一般建築師樓不敢想像的。
Otto:
位於商業大廈或工廈的話,很難有陌生人找上你。但那時在PMQ,真的有很多人走進來聊天,甚至部分人會成為了客戶——最近才有一個七年前在PMQ認識的客戶找回我們。
Hang:
就像《Small Home Smart Home》,是一個PMQ鄰街的300呎住宅設計項目。客戶就住在附近,找上我們時真的只是途經PMQ。他說其他設計師均不願意接這案子,問我們有沒有興趣——這是因為在PMQ設有店面,才會有的機會。結果這項目得到相當多國際媒體的關注和獎項。
Otto:
我們在PMQ搬過一次,由607室搬到兩間相連工作室。後來因為工作需要,需要較多人手和較大的空間,因此有一段時間我們搬了到商業大廈。近來我們選擇回歸地舖,其實也是想找回PMQ時期的鄰里感覺。
PMQ的鄰里關係很重要。就像是以前的公共屋邨,直望是對面單位,往下望便是中庭廣場,是社交和活動的場所。
Harrison:
記得因為早入伙,剛開店時只有零星數店,亦因此令熊貓展時的人山人海更加難忘。自從在PMQ開店,能夠感受到本地客人對我的品牌認識多了,亦令我有空間開拓海外銷售市場。
以前到周邊國家旅行,見到他們有集中展示當地設計師的場所,均會感到十分羨慕。因此PMQ出現時便很希望能夠參與其中,完成擁有自己店舖的夢想。
難忘在PMQ成長
Otto:
與PMQ合作的項目對我們而言很特別,不但因為位置接近方便工作,亦可以直接知道觀眾的反應——這是其他項目做不到的。
Hang:
特別難忘在智方(The QUBE)的《緒舞間》。在中環繁忙的空間,出現一個如此超現實而靜謐的裝置,是一次很有趣的項目。那亦是我們第一次與PMQ的其他設計師租戶合作,由Chailie Ho縫製裝置的外衣。
Harrison:
我比較難忘則是PMQ會每季支援我們到海外參加時裝周和商展,帶我們走到國際舞台,接觸國際買家;有點像是一大班設計師的定期聚會。我們去過很多地方,如上海、巴黎,一次會去很多不同的商展,很好玩;PMQ方面亦會支援部分開支。
做時裝一定要走出國際。始終歐洲才是時裝集中地,國際買手不會特意到香港買衫。而走出去接觸國際市場是長期努力,第一、二次可能只是讓買手認識你的品牌,確定你不是曇花一現後,才會考慮入貨。
Otto:
除了一些很實在的合作或支援,PMQ不停舉辦的講座、展覽,亦令我們更加認識同輩、甚至世界各地設計師的工作和想法,是一種無形的交流。
英國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一直是我個人最為欣賞和敬重的設計師之一。很感動在「新世代英倫創造 : 走進海瑟尉工作室」展覽,LAAB能夠負責與Heatherwick一方協調,有機會與他及其家人接觸。特別難忘他甫見面便與我們討論香港與英國道路瀝青的分別——他對平常事物的細緻觀察和敏銳度,正是他不斷推陳出新的基礎。Hang:
我自己喜歡PMQ的一點,是可以到處走走。有時候工作得腦閉塞,便看一看其他設計師或日本品牌店,提取靈感。
Otto:
我們一直在變,曾經利用PMQ的櫥窗和走廊位置,作產品或較藝術性的家具售賣。
Harrison:
我則一直專注做時裝零售,以PMQ為起點,在一個租金相對便宜的地方作嘗試,試試自己的產品在市場是否受歡迎。試了發現原來行得通,便以PMQ的經驗和數據作為基礎,計算擴張到其他地方的可行性。一步步嘗試之下,慢慢拓展至今天擁有五間HARRISON WONG專門店。
PMQ作為成功起點
Otto:
有一點很有趣,我們已離開了五年,但今天仍然有人以為我們位於PMQ。可能因為一開始很多人均是透過PMQ認識我們——從我們在這裡呈現的作品,再認識背後的設計理念。
Harrison:
我想之所以會一直留在PMQ,是因為在這裡累積了一班不停回頭的熟客、支持者,甚至有遊客每次到香港,均會來找我們。
以前海外朋友問,香港哪裡可以找到本地時裝作品?我會答沒有,香港只有一式一樣的商場。當過度商業化、交租成為難題時,本地創作便會消失。其實香港並不缺乏欣賞本地設計的人,只是本地設計很難在純商業環境下生存。在2014年PMQ出現之前,更加是沒有這樣子呈現創意的平台。
Otto:
有時候大眾未必十分清楚設計師的真正工作是什麼,直至雙方有機會接觸溝通。我們好些客人,均是因為在PMQ聊天一拍即合,演變成合作,甚至成為朋友。這些不再是普通項目,而是一場實驗、一個夢想,一起將某些東西實踐出來。
Harrison:
PMQ絕對是一個平台,令設計師有曝光機會。我經常說,香港需要更多PMQ——一個是不夠的,最好多幾個。
Otto:
或者商場變得更加像PMQ!
在這個年代,獨立品牌、初創固然越來越受到注目,人們對新文化和創意的接受程度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設計師入行。
Harrison:
對於年輕設計師而言,PMQ是一個適合他們實驗自己理想是否可行的地方。取得一定工作經驗、在PMQ踏出第一步,然後再去想如何往外闖。
葉晉亨/吳鎮麟,LAAB 建築總監與設計總監
藝術及建築實現室,工作範圍涵蓋公共空間、當代建築、室內設計、數碼藝術體驗等領域。創辦人吳鎮麟和葉晉亨帶領LAAB由建築師、設計師、工程師、創客和社會學者組成的多元化團隊,與客戶和合作伙伴攜手落實各式各樣富前瞻性的創新空間方案。知名項目包括K11 MUSEA和Victoria Dockside、Leica旗艦店和日本越後妻有香港部屋。在2020年,LAAB獲選為INDE AWARDS「亞太區年度最佳設計工作室」。
Harrison Wong 黃梓維,HARRISON WONG 創辦人及創作總監
時裝設計師,HARRISON WONG Ltd創辦人。甫出道便贏得香港青年設計師大賽總冠軍及日本Asian Fashion Grand Prix Contest特別獎,其後在倫敦藝術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並在香港及中國擔任不同品牌的設計總監。2014年在PMQ開設首間個人男裝品牌店,作品多次參加各大海外時裝展,包括紐約及東京時裝周,並在美國、意大利、德國及日本等地發售。現時HARRISON WONG在香港共有五間專門店。
專案 LAAB
PreviousNextColourscape,deTour collaboration with MT Tape
紙膠帶與PMQ 過去的空間功能及今天的中庭廣場交織,以色彩繽紛的膠貼黏滿廣場不同角落和裝置,吸引不同人之間的互動。
PreviousNext筋斗Run,deTour 2015
結合跑步和甜品製作的互動藝術裝置,利用數碼操控技術,讓跑步者的能量帶動棉花糖製作,為壓力滿滿的香港人打氣!
PreviousNext緒舞間,deTour 2016
由建築師、時裝設計師、工程師以及媒體設計師共同創作,裝置作品利用機動結構、光線和音樂節奏,與人們的情緒對話。
專案 Harrison Wong
PreviousNext上海時裝周,Harrison Wong SS 2019
系列服飾從荷蘭畫家Piet Mondrian 身上汲取靈感,以高超剪裁呈現運動時尚,並在上海展出這結合藝術和時裝的作品。
PreviousNext紐約時裝周,Harrison Wong FW 2017
在紐約時裝周的舞台上,呈現出受修道院袍啟發而來的線條、布料質感、層次和剪裁,並賦予現代的莊嚴感。
PreviousNext巴黎時裝展,Harrison Wong FW 2017
繼紐約後,將結合傳統和現代、著重沉穩色調的2017秋冬系列服飾,帶到巴黎的時裝之都。
設計之路
在PMQ元創方,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香港設計故事——不論是以設計作為文化傳承的媒介、創意的表述、社會前進的動力,還是單純地追求更高的設計境界——一段段設計故事,就讓設計師們親身細說。
Polly Ho 何善恒
Loom Loop 碌祿創辦人及時裝設計師LOOM LOOP
S205「我們一直希望透過時裝說故事,以保留傳統文化和工藝。我成立品牌與進駐PMQ的時間重疊,可以說是由零開始,與PMQ一起成長。PMQ對我而言就像是家一樣——打開門,任何人均可以進來飲茶聊天,與附近設計師亦相處融洽,不時分享交流行內資訊,隨PMQ到海外參展亦是很好的歷練。曾經試過有到訪PMQ的客人,找我為新加坡的五星級酒店設計員工制服——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客人會帶來什麼機會。如今時裝設計對我而言不只是時裝,也會作一些與食物、室內設計的聯乘創作,這亦反映了我在PMQ的成長。」
Yeung Chin 楊展
Yeung Chin 創辦人及時裝設計師YEUNG CHIN
H406「我會以一道自由、多元化而無限制的橋樑來形容PMQ。香港設計師非常需要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讓他們作多元化發展。我的品牌一向嘗試將藝術與時裝融合呈現,而在PMQ的這段日子,除了有機會在deTour、Smart Fashion Runway等創意平台作一些藝術性作品,透過實戰一步步成長外,亦有很多機會接受不同國家的傳媒訪問——平均每個月均至少一次。這些不但是很好的宣傳,亦令我在每一次的訪問中,反覆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
Belinda Chang 張雅婷
Obellery共同創辦人及珠寶設計師OBELLERY
H403「喜歡植物的我們,在PMQ工作室種植了很多植物。這些植物亦成為我們的靈感來源,創作出以多肉植物為主角的Cactile系列,以觸覺為設計的出發點,一改首飾多數以視覺為主的做法。PMQ的地點好,有人流但不會過分忙碌,令我們可以專心工藝創作;合宜的租金水平,亦令我們可以投資更多在器材,作設計上的新嘗試。我們與PMQ團隊的關係十分良好,他們一直像朋友般在身邊支持,如帶我們到海外參展、協助宣傳等。這七年間幾乎每一天均在PMQ工作,與鄰居互相鼓勵支持交流,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
Ben Chung 鍾士斌
EYEPOPPER Design Limited創辦人EYEPOPPER
H407「作為眼鏡設計師,我一直希望推廣香港的眼鏡設計,部分款式,更是以PMQ附近的街道命名,如有一款眼鏡名為『鴨巴甸街』。自2014年起進駐PMQ,這裡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適合設計的環境,令我能夠直接了解顧客想法,從而調整、改良設計。亦因為這裡聚集了一班設計師,在互動之中促進了不同的創意合作。例如最近與樓上的紮染設計師,合作創作染色眼鏡。之前在PMQ的資助之下,亦參加了一些海外商展,對我們作海外市場部署和產品測試十分有幫助。正因為參加禮品展後反應熱烈,我們才決定成立飾品副線品牌,拓闊了我們的創意領域。」
蕭健偉、彭展華、陳樹仁
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共同創辦人AaaM Architects
S501「設計需要多元的環境孕育。PMQ聚集了各種各樣的群體,包括設計師、公眾、社區人士和遊客,令設計師能夠接觸不同階層,深化對人和生活需要的了解。在PMQ發生的不同展覽活動,亦成為刺激設計創作的養分。特別難忘與PMQ的第一次合作,那是2017年的聖誕節裝置。我們希望裝置能夠以最環保的方式製作,在PMQ的介紹下與環保組織合作,利用數萬個回收紙包飲料盒,創造視覺效果與教育意義並存的作品——這作品亦為我們帶來很多國際獎項。
PMQ門口有棵古樹,每天樹上眾鳥共鳴,樹下遊人絡繹,互有交流,這樹就是一個生態——而PMQ就是這樣的一棵樹。」
設計在PMQ
從產品、家具、時裝、建築,以至公共空間……在PMQ發生的創意不拘一格,永不止息。
1
Xmas' T (RE)
e NurseryAaaM Architects
S501以16,000個回收紙包飲料盒製成的大型聖誕裝置,在充滿浪費的消費文化中,喚醒人們內心的環保意識。
◎ K-Design Awards
◎ Design for Asia Award Bronze
◎ GOOD DESIGN AWARD2
Eone Watch
EONE TIMEPIECES
H201兩顆由磁石控制的圓珠,各自述說時分,巧妙而時尚地為視障人士準確報時。
◎ Da Vinci Awards
◎ The German Design Council
◎ Red Dot Award: Product Design3
Invisi Pen
Rcube
Store便攜時合上的筆蓋,當插入筆座時旋即消失。桌上戶外兩用,黃銅設計外型簡潔洗練,不帶多餘部件。
◎ Asia Design Prize 2019 Winner
◎ Hong Kong Smart design award 2019 – Silver Award (Workplace)4
URBAN FARM CHANGSHA
BEAMS Creative
H312天台農莊以傳統田間阡陌為基礎,利用簡單結構營造多功能空間,呈現城市生活中被遺忘的鄉村文化。
◎ Asia Design Prize
5
Forbidden Walled City
Loom Loop
S205廣東雲紗、四川蜀繡,化成以九龍圖騰綴成的裙子系列,將香港的九龍城寨故事與北京故宮傳奇串連一起。
◎ Platinum – Fashion Design
◎ Silver Winner in Fashion and Textile Design Category6
DiSCARVERY
Blindbyjw
H306將旅行趣味與時尚結合,保暖之餘,用家亦可透過絲巾上印有的地圖和QR碼發掘更多目的地的故事。
◎ (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2019
◎ Smart Gift Award Merit and Judge Award 2020
◎ The D project – top 10 finalist7
Swirl Jade Ring「旋動」翡翠戒指
Playback Concept
S212會旋轉的翡翠戒指,以著重互動的當代設計手法,重新呈現翡翠背後所象徵的規範、倫理和階級觀念。
◎ Cultural & Creative Award – The Best of Cultural & Creative Awards 2019 (Taiwan)
8
Stackable Vase
Pong
H311將花瓶一分為三,不同形態總能襯托各式花卉的美態。即使花期已過,也可用作盛放家居小物。
◎ Hong Kong Smart Design Awards
◎ Red Dot Design Award9
SS18 COLLECTION - SOULMATE
MODEMENT
S303以聖經中神用亞當身體創造夏娃的故事為出發點,打造出以永續奢華為原則的中性時裝系列。
◎ Createsmart Young Design Talent Award
10
Kendall International – Preschool
Cocoon architecture ltd.
S604課室如小屋般一個個圍繞中間的活動廣場,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動和想像空間,一改香港式平台幼稚園的刻板設計。
◎ A’ Design Award in Interior Space & Exhibition Design Category
◎ German Design Award11
Living Hollow
Obellery Studio
H403設計師思考容器與承載物之間互為影響的關係,將幾何結構化作流動、富功能性的首飾。
◎ DFA Design For Asia Awards 2017
◎ German design award special 2019
◎ Timeout HK 2020 Recommends12
Mils Reading Glasses
Eyepopper
H407利用醋酸物料將老花眼鏡與項鏈結合,將復古物件變身時尚而方便的隨身配飾。
◎ Hong Kong Smart Gifts Design Awards 2015 – Gold in Accessory Gifts
13
Hong Kong Skyline
Hong Kong Oapes
S604香港聞名世界的美景,切割成純銀首飾上美侖美奐的圖案,讓大家將東方文化配戴上身,景隨身轉。
◎ Silver A’ Design Award in Jewelry, Eyewear & Watch Design Category
◎ IDA Design Awards Bronze 2017
◎ European Product Design Award – 2019 Silver Prize Winner14
CHEESE TO THE WORLD
SUN=SEN
S411運用突破常規的剪裁、顏色配搭和自製的印花與羊毛絨,以幽默而富想像力的方式,講述一個關於滅絕和進化的故事。
◎ iD Dunedin Fashion Week 2016 – iD International Emerging Awards
15
Oh!T
Pong
H311全球首個智能式設計的三合一濾茶器及智能杯套裝,磁吸式杯蓋能夠隔著杯身控制茶隔上下滑動,從而調節濃淡口味。
◎ A’ Design Award and Competition
16
Lumio
Lumio
S607合上時是一本書,打開即成為由書頁捲成的立體座燈。無線充電設計,助你於任何時間地方點亮生活。
◎ Red Dot Design Award
17
The Next Talents by Vogue Italia
Matter Matters
S102設計品牌Matter Matters的Flora Leung以生動活潑的色彩和幾何圖形設計,獲《Vogue意大利》評選為新銳設計師。
◎ The Next Talents by Vogue Italia
18
Uphold Cup
Eravolution
S401經嚴密計算的幾何形狀,令杯身一扭便能夠垂直折合,方便易用而小巧,將數學、功能與設計結合。
◎ A&D Trophy Awards 2016, Green Product (Best in Category)
◎ Hong Kong Design Awards 2017, Gold Award
◎ HKDA Global Design Awards 2018, Excellence19
With The Flow
Eravolution
S401「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作品之一。裝置在尊重原有植物的情況下,以長矮而彎曲的椅子,與大大小小的橢圓點粉飾環境。
◎ A&D Trophy Awards 2019,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Excellence)
20
Plover
Eravolution
S401擁有如名字般自由的飛鳥精神,椅子系列配有不同顏色、椅腳和結構組合,容許用家自由選擇坐向和姿勢。
◎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2019
◎ Design For Asia Award 2019, Bronze Award
◎ A’Design Award 2020, Platinum
◎ Singapore Good Design Award 2020, Product
◎ Good Design Award 2020, Product21
Kenny Li Cheongsam Capsule Series
FAVE BY KENNY LI
H303結合17世紀中美教堂的玻璃彩繪和漢服傳統的長衫系列,全人手縫製,以絲質印花技術,結合景泰藍、花絲鑲嵌等傳統技藝而成。
◎ Shenzhen Global Design Award 2019 – Bronze
◎ HKDA GDA 2019 – Winners HK Best
◎ HKDA GDA 2019 – Winners Bronze22
MTR board game
People on board
H304以桌遊為媒介,在遊走不同車站和任務的同時,培育下一代的鐵路安全意識,以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的公德精神。
◎ DFA Design for Asia award- Merit
◎ IDA Design Award Gold award
◎ Muse design award
◎ German design award (Product )23
EX!! cupholder
Rcube Store
H408杯子夾能夠固定於居家或辦公桌子,甚至嬰兒車,從此解決弄濕文件、電腦的惱人問題。
◎ Hong Kong Smart Design Award
OTHER TENANTS SHOWCASE
AaaM
ArchitectsThe PERISCOPING Series
◎ Sky Design Awards 2019 – ShortlistGAME OF LIGHT
◎ K-Design Award 2019 – WinnerLIGHT BOTTLE PYRAMID & URBAN LIGHTING SWIRL
◎ Singapore Good Design 2020 – Interior Design Winner“RE” FLOATING THE PLASTIC
◎ Singapore Good Design 2020 – Interior Design WinnerGAME OF LIGHT
◎ Successful Design Awards 2019-2020Cuddle Bubble
◎ Successful Design Awards 2019-2020REDISCOVERING LANDSCAPE INSTALLATION TRILOGY
◎ Iconic Awards 2020 – Innovative Architecture SelectionFabric Christmas Wonderland
◎ K-Design Award 2020 – WinnerBrinc
S701Venture Capital
◎ People’s Choice VC Awardcocoon
architecture ltd.
S604theDesk
◎ Good Design Award 2019◎ A’ Design Award and Competition 2018 – Silver Design Award winner in 2017-2018 Interior Space and Exhibition Design Award Category
◎ Design for Asia Award 2017 – Merit Award
Eravolution
S401Zpine Chair
◎ A&D Trophy Awards 2014 – Green Product
(Best in Category, Best of the Best)◎ A&D Trophy Awards 2014 – Furniture
(Best in Category, Best of the Best)Product Design
◎ 40 Under 40 Award 2015Adjunct Lecturer
◎ HKDA Global Design Award 2016 – Best Design Educator -
引領:
啟發與培育之間引領:啟發與培育之間
在商業營運的日常以外,PMQ 元創方的另一重要角色,是作 為一個培育創意、容讓大家追夢的場所。
七年間,PMQ 以它獨特的營運模式和氛圍,讓一批批的年青 創意人吸收、轉化和成長;在一個穩定而舒適的環境之中,認 識市場和世界,實踐想法,朝自己的夢想邁進。同時透過各式 各樣的海外活動和支援計劃,將本地品牌帶到國際舞台,令更 多人認識香港設計。一系列的 PMQ Seed 教育項目,則在孩 子和青少年的內心栽種創意種子,為城市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活力。
實踐創意和創業從來不易。PMQ 樂意栽培創意的土壤,讓更 多的美好創意在我城發生。
我們與 PMQ 一起成長
我們與 PMQ 一起成長
每人夢想的形狀各有不一,實踐夢想的蹊徑自然也有所不同。
天然手工護膚品牌 Bathe to Basics 聯合創辦人葉駿濠(Edmund) 和設計品牌 Glue Associates 創辦人及創作總監施養堤(Erick), 為著各自的夢想,自 PMQ 元創方成立之初,便選擇以此作為實踐 夢想的基地。二人的店舖毗鄰而居,七年間與 PMQ 一同成長,經 歷事業的不同轉折;隨 PMQ 到海外探索,隨環境而調整自己的品 牌發展步伐。若要總結這段成長經歷,或許就如 Edmund 所說, PMQ 就像是一棵大樹,雙方互相提取養分,成就一個更好的自 己——幸運的話,更能夠像他們般,在 PMQ 找到一起砥礪學習、 惺惺相惜的同路人。
關於夢想 –– 事業與夢想之間
Edmund:
記得有人說過夢想一定要訂得高,難成真才有追求的動力。
自修讀設計起,我便意識到設計有一種力量——大家買的不但是 設計師作品,亦是它背後代表的意識形態;因此設計師有責任向消 費者溝通正確的訊息。後來機緣巧合下從事自己的品牌,亦會無形 中將自己認同的天然、環保、簡約等想法滲入其中。
Erick:
夢想對我而言是一個未來憧憬的生活畫面,然後再去追求 這種生活相關的元素。它會隨著不同時間階段而改變:年輕時或許 是一種未來的理想生活方式,但現在更多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平 衡,是一種生活的調整。
Edmund:
我們取名 Bathe to Basics,當中包含了回歸基本的意 思——現代人的生活太複雜,有時簡化一下反而更好。與市面較 花巧或標榜科研的品牌相對,我們不論是包裝還是材料,均儘量 回歸基本,使用天然的植物油和精油,以最簡單的東西做簡單的 產品。
Erick:
很多人誤會我們是一間選物店,但其實我們超過八成產品 均是自己的設計出品。我會形容 Glue Associates 是一間生活風格 店,由我們策劃裡面呈現的生活方式,希望透過不同的產品,形成 一種與自己生活方式契合的產品風格,填補大家生活中所缺失的部 分。未來我希望繼續增加自家產品的比重,同時與優質品牌聯乘推 出獨家產品,讓大家逛店時有獨一無二的體驗。
落戶 PMQ,實踐中成長
Erick:
回想起來,我在 2012 年進駐創新中心,從事設計服務相 關的工作。那時 PMQ 在創新中心舉辦介紹會,很輕鬆的,大家一 起邊食邊了解。老實說我本來興趣不大,畢竟我以服務性設計為 主,但我的拍擋有興趣嘗試零售,於是便一起合租。後來他因為個 人原因決定退租,我便自己營運整個空間,店子亦慢慢由一間變兩 間。
一開始主要售賣我為其他客戶設計的產品。後來發現到 PMQ 購物 的人頗多,特別是遊客和中環一帶的居民,於是便以遊客為主要設 計對象,慢慢推出自己的產品。早幾年參加 PMQ Select 的日本期 間限定店,發現當地人對我們產品的反應意外地好。這些均幫助我 了解歐美和日本客群的喜好,引導我慢慢由服務性設計,轉型為以 產品設計為主;這亦切合我追求原創設計的想法。
我們是第一個進駐 PMQ 的單位——因為那時剛與創新中心約滿, PMQ 特別讓我們提早進駐,又借無線網絡設備給我們。那時全場 還在裝修,只有我們亮燈,人們經常以為我們是諮詢中心,走進來 查詢。
Edmund:
說起來,我們也是第一批進駐的!
今年剛好是品牌十周年。起初因為與拍檔均有皮膚問題,而那時香港沒有純功能性、講究材料的天然肥皂,便開始學習自製。一開始我們在農墟、網上售賣,後來在社交媒體見到PMQ 的招募廣告,老實說有掙扎過,怕開店是否做得來,但最終決定一試。作為設計師,亦會售賣一些自己設計的商品,以選物店的形式運作。
我想一開始大家對PMQ 均有不同的期望,嘗試拿捏零售與設計之間的尺度。轉捩點是2015 年與拍檔拆夥,需要更多自家產品豐富店面,逼使我思考更多、做得更多,尋找自己在PMQ 中的定位,進而令品牌更加完整。
與以前參加農墟或網店不同,實體店令客人可以在一個固定地方找到你,較容易與客人建立長期關係,我們根據客人的用後感調整產品,他們亦會因此更加喜歡我們。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亦是我喜歡PMQ 的地方。
Erick:
PMQ 的好處是它本身吸引的顧客層面廣,即使不同地方的遊客喜好不一樣,但你只要有一種風格,也可以擊中某一類型的遊客喜好。大家均知道近年零售環境十分艱難。沒有遊客,逼使我們的設計和營運變得更本地化——解決問題的能力(problemsolving)對營運而言十分重要。
我自己長時間身兼多職,從產品設計、生產、商品展示,以至照顧客人均一手包辦,其實這狀態十分累人。最近更需要兼顧營銷和網店,拍產品照、拍片,學習網上營銷策略。這一點我特別佩服Edmund !我們的店舖相鄰,早前見到他如何拍片,做得非常專業——他很緊貼潮流,亦願意嘗試新事物。
Edmund:
可以說,我們是與PMQ 一起成長。就像PMQ 不只是商場,我們也不單是一間商店。我視Bathe to Basics 為一間陳列室,擺放較多植物,讓客人感受一個完整的品牌形象;其他商家亦能夠透過PMQ 認識我們,從而購入我們的產品出售。我記得Erick 曾經說過,人流高對我們而言不一定是好事,有時人流少,客人反而有更多時間和空間了解品牌和產品;這亦為我帶來啟發。
Erick:
的確PMQ 沒那麼商業化,環境亦十分舒服,令我們可以更加專心做自己的事。當然租金亦是一個因素,令我們無需事事以交租為首要考慮。我想PMQ 是香港少數適合創業的地方。一個地方的生活開支越昂貴,創業成本亦越高;而這裡提供了一個比較像台灣、舒服一點的創業環境。
Edmund:
我們固然不是位於地鐵站上蓋,沒有停車場,但這可能有利有弊,令到訪的均是有心人。很多遊客很喜歡這裡,因為他們可以找到真正「香港」的地方,而不是一式一樣的商場——有人說可以在這裡逛足幾日!
互相扶持,沿路難忘
Erick:
最難忘有些宣傳活動很用心。早年的農曆新年金羊活動,我每天上班的座位便剛好望到金羊,會覺得:哇很靚呀,很開心可以在藝術氣息中工作。
Edmund:
剛才Erick 提及到外國參展的經歷,對我而言也很難忘。只有自己的話,是絕對不敢想像進軍外國;但PMQ 會幫忙聯絡,想方法嘗試不同市場。香港從來是面向世界,PMQ亦有很多遊客,這些活動令我們了解其他地方的人對我們的想法。眼界擴闊了,的確會影響我們的設計,發現原來香港元素是那麼重要。所以回來後我推出了白蘭花、桂花等本地口味的潤唇膏,亦一直與一些當地認識的品牌保持合作。
Erick:
我與Edmund 到海外參展時多了很多時間相處,發現大家理念相近,熟稔了很多;早前也有一起合作開店。
Edmund:
就像我們現在各自租用走廊通道位置,希望讓人舒舒服服地坐一坐,將店的氛圍延伸到外面,營造一種家的感覺。我與Erick 的位置相連,佈置時或多或少會互相配合。
我知道PMQ 裡不少相鄰店家,均十分相熟;或許是延續了PMQ前身作為警察宿舍那種睦鄰關係。
Erick:
我覺得PMQ 是一個很支持我們的朋友——在一般時期,會帶我們出去參展;而在疫情期間市道較艱難的日子,他們也提供了很多支援。
Edmund:
我會形容PMQ 是一棵大樹。它不但為我們遮蔭,也有點「護身」的感覺——我們在它身上提取營養,它幫我們遮風擋雨;我們亦貢獻了一些東西,令PMQ 成為今天的模樣——大家是相互緊扣的基因(DNA)。
葉駿濠
Bathe to Basics
聯合創辦人設計師,2011 年創辦天然有機護膚品牌Bathe to Basics,並在2014 年進駐PMQ,以聯合創辦人身分,打造出一系列以天然、環保和小量生產為宗旨,適合不同皮膚需要的護理產品。醉心香水的他,亦為產品設計出各款獨特香氣,以香氛營造獨一無二的產品體驗。
施養堤
Glue Associates
創辦人及創作總監設計師,Glue Associates 創辦人及創作總監。品牌自2014 年起落戶PMQ,從生活風格家品店發展成為擁有多元化產品的複合店,以自家設計為主打,利用店內的小型作坊,一站式包攬設計、生產及零售,推出服裝、飾品,及與本地及海外品牌的聯乘產品等。在2020 年,推出服裝品牌Incense Harbour。
成長之路
設計是一段歷程,在路途上吸收不同的經歷,在跌碰與磨鍊之中成 長。培育年輕創業者作為 PMQ 元創方的核心理念之一,一直以來 聚攏一眾滿腔熱情的年青設計師及創業者,在此談夢想、修正果。
何裕釵
Founder of Chailie Ho and Jade in StyleChailie Ho and Jade in Style
S409「追尋夢想一定要堅持。老實說我創業的路並不順利,如果當初 沒有進駐 PMQ,估計自己已經捱不下去。慶幸 PMQ 為我帶來一 個穩定的銷售點,在合適的地方落戶後,品牌發展便慢慢轉好。 PMQ最難得的地方,是讓我能夠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了解行業運作, 提供了思考『到底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的空間。我的品牌多年 來經歷了很多轉變,從一開始的成衣、飾品、參加商展,至舉辦展 覽和推出時尚玉飾副線,均源於我相信時裝是一種美學的追求,若 為了賺錢而遷就別人口味,便不是時裝,而是衣服。我對 PMQ 很 有感情,因為這裡是不斷鞭策我成長的地方。」
冼美玉
創辦人MODEMENT
H301「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會面對高低起跌。2017 年在 PMQ 開店是我品牌發展的一大里程碑。我們一直致力利用工 藝,推出可持續發展的中性時裝,打造會說話的衣服。因此有別於 一般零售店只作銷售用途,我視 PMQ 店為零售、陳列室和工作室 的結合,是一個讓大家認識品牌理念、豐富品牌體驗的地方。正因 為 PMQ 不是單純的零售點,我才能夠將自己的藝術想法,透過不 同方式呈現;除了不時轉換店舖陳列主題,參與 PMQ 活動如澀谷 文化節 by PARCO、Re-edit 展和 deTour,亦為我提供了不同藝 術嘗試的機會。當中特別難忘澀谷文化節,它支持女性設計師的主 題,與我追求自由和性別平權的理念十分契合,這些均是只能夠在 PMQ 發生的機會。我亦特別欣賞 PMQ 十分願意與租戶溝通,在 困難時伸出援手。」
戴嘉昌
創辦人POMCH
S204「POMCH 的理念是將生產過程引入零售環境,讓客人了解、甚至參與產品背後的生產過程;而這亦是我們選擇落戶PMQ 的原因:因為香港只有PMQ 有條件做到這種工作坊與零售結合的經營模式。我們的品牌肯定是與PMQ 一起成長——從一開始的導師安排以至後來的定期商業檢討,均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品牌發展建議。PMQ 亦會帶我們到海外參展,在它的公關工作支援下,得到更多的媒體曝光機會。有很多機構均是因為在PMQ 認識我們,才邀請我們進行合作。即使曾經嘗試在其他地方開店,與PMQ 的關係亦是最長久。這可能因為PMQ 的定位和客群,與我們最契合。我會形容PMQ 像是一個青少年保母,在背後默默守護,同時亦讓你放手去做。」
黃穎嫻
創辦人THE LITTLE FINGER
H206「我會以『意想不到』來形容在PMQ 的日子。起初選擇PMQ 是因為這裡的空間和地利優勢,能夠同時為我提供工作室和銷售點。PMQ 就像是設計品牌的引導者,一直引領我走到一個當初沒想過會接觸的世界。設計師往往一心做好自己的創作,經營品牌時,在創作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並不容易;而PMQ 的用心經營,令這裡吸引了很多海外遊客和本地的設計藝術愛好者,與目標客群接觸之下,加快了品牌成長。PMQ 同時亦帶領我們參加海外的大型商展活動和期間限定店,令我見識到原來能夠以國際化視野,經營本地品牌。這些年來許多在PMQ 店發生的客人故事和建立的友誼,均是支持我繼續創作的感動和力量來源。」
顧力恒
聯合創辦人EONE TIMEPIECES
H206「Eone 以弱勢社群為設計對象,關懷是我們設計的出發點。但在實踐夢想的過程中,一定會遇上自我懷疑的時刻,例如會想我們是否應該作更大眾化的設計?但最後每人均需要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堅持絕對是十分重要。在PMQ 遇到的許多客人,是我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他們給予的認同感,比賺錢或得獎更加令人鼓舞。我們能夠與其他租戶和設計師擁有真正的交流、互助扶持,這份歸屬感和凝聚力,是一般商業大廈難以比擬,亦感謝PMQ 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栽種創意
創意是一顆種子,擁有改變、甚至撼動世界的力量。
當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滲透甚至改變生活,富創意及人性的思考將變得更加重要。PMQ 相信,及早將創意播種到孩子身上,對其人格及創意思維的培養、不同階段的成長以至未來社會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正面影響。
在這樣的信念下,PMQ 於 2018 年起舉辦PMQ Seed—暑期兒童創意項目,與多個本地創意單位及教學組織聯手,以培育孩子的設計思維為本、跨領域學習為綱、寓教於樂為引,設計策劃出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工作坊和展覧,令創意設計成為豐富孩子成長的友伴。
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我們不只收獲孩子的歡聲笑語,由眾多不辭勞苦的協作單位和超過30 名設計師組成的團隊,亦活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從孩子的目光反思現在、啟迪未來。
如何能夠提升整個社會的創意?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儘早將創意種子栽種在孩子的心中,令設計思維成為提升社會整體創意能量的養分。自2018 年起,PMQ Seed 團隊一直努力將設計思維融入兒童教育,透過連結不同的教育持分者,聚集了一班充滿熱誠的同行者,每年構思適合孩子發展的活動主題,為孩子帶來連場創意玩樂歷程。
互相學習的歷程
在這段不斷成長的歷程之中,首屆PMQ Seed 抱著開創實驗的精神,由零開始墾耕出培育創意的土壤,令參加夏令營的小朋友掌握設計思維的基本概念,在玩樂中激活他們的創造本能。有了首屆的經驗和觀察,第二年則以IDEO 的著作《創意自信》出發,鼓勵小朋友多思考、勇於表達,繼而在團隊合作中分工實踐和嘗試,達致真正的創意自主。「我們強調師友式的互動學習(mentorship),讓孩子在每日的簡報中表達自我,而不是單向的教授知識,令他們脫離平日以課本為主的學習方式。」PMQ 品牌及活動發展總監周潔珊(Iris) 說。
在這些基礎之上,第三屆PMQ Seed 以「同理心」為主題,突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引導小朋友認識自己,理解世界上不同角色並透過不同活動讓同學體會「設身處地」的重要性。同理心的精神,亦滲透在PMQ Seed 團隊和設計師之中——這年新增「同理.童理導師訓練工作坊」, 邀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向學校教師及設計師講授設計思維;同時亦安排臨床心理治療師講解兒童心理及同理心,並由編程設計師主理網上教學工作坊,全方位支援設計和教育團隊在兒童教育工作的相關技能,讓課程更富深度,更貼合兒童教育需要。
深信創意越早播種越好,PMQ Seed 夥拍綠腳丫舉辦全新的「同理﹒童理 小小創意營」,活動對象延伸至五至八歲的孩子及其家長,以繪本為切入點,連繫更多幼童的同理心。在接續的2021 年活動亦會繼續深化同理心主題,將思考延展至對地球和大自然的關顧。
跨界別同理、同行
Iris 形容,PMQ Seed 最難得之處莫過於聚集了一眾熱心同行的伙伴和團隊——不但擁有同理心,明白小朋友的目光和情緒;更重要是願意不斷學習和進修,在層出不窮的挑戰中解難和調整心態。
「這些年來我們每一天均在學習當中。大家常認為是我們去『教』小朋友,但其實我們從小朋友身上學習的更多。教育本來便不是能夠量化的東西;小朋友的想像力和創意均是與生俱來,我們的角色只是陪他們走一條適合他們的路。」
找到沿路同行的伙伴殊不容易,在連場跨界別的合作共創之中,不論是小孩、學校、教師、家長還是創意設計團隊,均在過程中有所成長。「設計的目的是服務和溝通。有設計師指,過程中他們學懂如何以顯淺得小朋友也明白的語言,與大眾溝通,更將這思維套用在日後的設計;亦有學校在夏令營結束後,繼續邀請參與設計師到校主持工作坊,延續創意教育。
「很多人覺得創意只是屬於視覺藝術課的東西,但其實創意亦能夠應用在任何課程,甚至跨學科。除了教小朋友外,未來PMQ Seed亦希望培育設計師和教師們,將專業傳授予小朋友,進一步深化影響力。」
*計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
—陶威廉 / PMQ 元創方總幹事
好奇、狂想、創作
2018
玩創夏
以「 好 奇」(Wonder)、「 狂 想」(Open-minded)和「 創 作」 (Create)為主題,舉辦中、小學組夏令營,在玩樂中激活創造本 能,創意成品最後更在展覧中呈現。
“成長旅程中需要同行者, 在探索未來和未知中 尋獲信心與樂趣。”
— 蕭健偉/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聯合創辦人、大專助理教授
培育創意自信
2019
小童敢創造
以「創意自信」為年度主題,並加入STEM 元素,邀請設計師、藝術家、編程及多媒體工程師、創客、音樂家等擔當導師;並推出全新的「校園計劃」,與學生一起深入社區完成創意任務“即使有時候天馬行空, 但更重要是如何指導學生將 想法實踐。”
— 蔡慶苓/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副校長
“做設計和建築不是單單為錢或利益,希望小朋友是為了幫助別人,從同理心角度出發設計。”
— 楊建邦/小巿山設計首席設計師
學習同理心
2020
同理.童理
以同理心為本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包括網授形式的「同理.童理創意營」、針對幼童的「小小創意營」、多方位培訓導師的工作坊,以及創意與感動兼備的「同理·同行」繪本展。
-
實踐:實驗與實現之間
實踐:實驗與實現之間
實驗,trial and error——這種為著追求進步和美好,而不斷 錘煉詰問的方法,可以說是設計精神的根本。
實驗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機會、時間和資源的配合——PMQ 元創方一年一度的旗艦創意設計活動 deTour 設計節,以及其 他大大小小的設計展覽、活動和工作坊,均是推動和深化創意 實驗的機會,讓設計師和大眾認識新的設計和社會議題、交流 想法,繼而動手實踐,在不斷的試驗和修正之間,慢慢走向自 己理想中的設計藍圖。
PMQ元創方願意作為一個開放實驗的平台,帶動對話和機會,與大家一起成就更多好設計。
創作即實驗
自 2014 年起,PMQ 元創方正式成為 deTour 設計節的主辦方和 舉辦場地。作為香港年度最重要的本地設計活動,deTour 如同一 個不分國域、跨越界限的創意實驗場,為本地和海外創意設計人才 提供一個實踐想法和呈現作品的平台。在一系列的展覧、工作坊、 對談、辯論和業界活動之間,PMQ 元創方透過 deTour 連結本地 和海外設計社群,成為業界和公眾參與、交流和深化設計認知的舞台。
在一連串的創意實驗背後,蘊含了 PMQ 團隊和一眾策展人對香 港設計的見解和盼望。黃馨(Shin)作為 deTour 的創意主腦,歷 年來策劃多屆 deTour,在背後籌謀其大方向;梁展邦(Michael) 和叄語設計(Adonian & Chris)則以策展新血之姿,分別為 2019 及 2020 年 deTour 帶來獨特的演繹。他們身兼策展人、設計師 和創意人多職,對 deTour 這個平台抱持什麼想法,又如何看待 PMQ 活動模式與香港創意設計發展的關係?
deTour 的前世今生
Shin:
我自 2015 年起成為 PMQ 的策展人,策劃的項目包括 deTour、Smart Fashion Runway(睿智時尚)和一些獨立項目。很開心我們在 2019 年打開了邀請策展人加盟的模式,先是 Michael,然後有叁語設計的 Adonian 和 Chris;之後亦希望延續 這做法,歡迎更多對策展抱有興趣和憧憬的人加入。
PMQ 是一個連結不同設計界別人士的平台。我的工作則是協調不 同的參與單位,助他們的努力和設計意圖發揚光大。不論是概念設 計、產品還是創新設計,均希望透過 PMQ 這個平台,讓更多大中 華區的觀眾接觸和認識。
deTour 的名字,即「design tour」的意思——大家可能還記得以 前由香港設計大使(今信言設計大使)舉辦的 deTour,以遊擊形式 在香港不同的有趣地點作為期數天的即興節慶,如灣仔警署、域 多利監獄、活化前的 PMQ,甚至電車。這種形式,令 deTour 建 立了一個有機而富創意活力的形象。在 2014 年 PMQ 成為地標之 後,William(PMQ 元創方總幹事陶威廉)和 Victor(前 PMQ 元 創方總幹事曾昭學先生)認為 PMQ 有責任為 deTour 提供一個歸 宿——一方面因為 deTour 一直面對資源緊絀的問題,而場地絕對 是香港活動策劃的最大煩惱;亦因為香港除了 deTour,便再也沒有其他屬於本地的大型創意設計活動。自 2014 年起,PMQ 正式 成為 deTour 的主辦單位,項目由創意香港資助。
Michael:
我在 2013 年參加電車那屆 deTour,之後一直以參觀者 的角色參與。以前的 deTour 是藝術與設計的混合,近年則更專注 發展其設計定位。我覺得這是好事,因為香港一直缺乏定期的大型 設計活動,deTour 甚有潛質發展成為如 Dutch Design Week(荷 蘭設計周)般的規模——在歐洲或日本,設計周一直是大家了解城 市設計水平和定位的渠道。
我一直思考,我們可以怎樣利用設計,令城市更健康地發展下去? 2019 年 deTour 談的是歷史傳承,看「新」與「舊」在創作中互 為影響的關係。透過了解「新」的定義和香港的設計傳統,幫助整 個設計圈加快前進。
見證成長
Adonian:
我第一次接觸deTour是2010年域多利監獄那一屆。deTour帶你遊走城市中未知、或平時無機會探索的地方,其實令人十分興奮。deTour有趣在於它不斷演變,不會固定在一個狀態;它與城市的關係亦令人著迷——可以說,它與過去十年來的香港論述一起成長。
我第一次正式參加deTour,則是Shin負責策展的2015年。她知道我正在做北魏體的研究,便邀請我作個海報展;但我思考後,卻更希望創作一個裝置——deTour「正」的地方,在於參加者可以
不斷反問和反建議。最終所作的《字無言》裝置結合字體和聲音,其實是我從未試過的實驗;deTour是一個讓我們嘗試的平台,當中亦講求一份信任。
Shin:
一個成功的平台,必然會提拔了一些人才。deTour每屆均會與不同的國際單位合作,但推廣本地人才一直是我們的焦點。我們為Surreal HK的Tommy Fung提供了首個實體展的機會,亦發掘了LAAB、 語、AaaM等充滿才華的設計師;很多人均在參與deTour後,得到更多邀約合作的機會。特別是2017年有很多新人參與,如建築事務所Bloom,他們非常年輕,在deTour展出其LED裝置後,即得到很多邀約查詢和關注。2020年deTour由日本設計工作室Whatever設計的作品《Flock》,亦被某台灣天團看中作演唱會的主視覺元素。
deTour是一個平台,讓設計師呈現一些代表個人設計基因的大型作品,令潛在客戶和觀眾因此而記得他們的名字和存在。透過deTour,他們亦會得到專業公關公司幫忙推廣的難得機會。比較高興的一點是,過去deTour在十日內的觀眾人數大約是六萬人;而在我們接手後,2018年最高峰時達到十二萬。
deTour的確肩負了很大的責任,不是我們偉大,而是香港真的沒有其他設計節存在。香港的設計實力不弱,絕對有資格走出國際。我與William一直希望將deTour推廣至外國,例如將deTour帶到米蘭或其他富規模的設計周。這是我們的其中一個使命。
實驗即培育
Chris:
deTour的另一意思是繞路而行。有時候在城市中遊走,我們不一定要走最快捷的路,漫無目的地摸索其實也很有趣——遊走時既了解作品,也可以發掘作品與空間的關係。至deTour落戶PMQ,形態和空間開始定型,但仍然保留了這漫遊的基因。我特別喜歡Michael那屆deTour,利用中央書院地基遺址作展場。我知道實踐過程不易,牽涉很多政府部門;但這實驗令大眾發現原來可以這種新角度來認識古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我們經常說deTour是一個實驗性嘗試,便是在這些地方得到體現。
設計往往與工作坊、研究和實驗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外國很多厲害的互動作品,均是與工程學結合的成果。香港設計師不是沒有這方面的能力,而是缺乏這類型的平台或嘗試的機會。所以deTour亦是一個讓設計師研發的機制,透過提供資源和資助,讓設計師實踐一些在腦海中存在已久的想法——製造是一個不斷測試和評估的過程,而這可能是deTour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之一。
Adonian:
可以說這些均是2018年deTour「Trial & Error」主題的延伸。每一年的deTour不是一個完結,而是一個延續;一場實驗即使今次失敗了,也不代表它永遠失敗,因為它的目的是未來。
deTour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與商展的定位不一樣。商業連繫固然重要,但deTour更加著重「培育」的角色,為年輕設計師提供一個嘗試的重要機會。
Shin:
我將2018年deTour的主題訂為「Trial & Error」,除了因為創作是個不斷trial and error的過程,亦某程度上代表了deTour的理念和狀態——對於我們來說,過程和意念比最後的成果更加重要。一直以來deTour呈現的均是意念或原型,這是一個種子項目,讓大家播下意念的種子——如果成功,往後可以找更好的製造商生產;即使最後失敗了,亦令設計師知道下一次怎樣做得更好。設計師亦可以透過deTour,了解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均非常重要。
Adonian:
除了參展,我們亦曾經在2016年替deTour作主視覺設計。那年的主題「Game Changer」也很有趣,我們設計了一張乒乓球枱,它除了是主視覺標誌,亦成為一個現場的乒乓球枱裝置,讓大家邊玩邊體驗主題。在deTour,我們不會受制於本身的既定角色,大家不但是服務提供者,亦可以在互動中產生新的東西。
Chris:
「Game Changer」的乒乓球枱,透過改變運動的玩法來提供新視點;過程中對運動的反思,亦影響了我們日後在啟業籃球場項目的設計概念。對參與者、設計單位及策展人而言,deTour均是一個起點,讓我們思考更多新的東西。
策展方式的實驗
Adonian:
正因為我們做過不同的崗位,所以在2020年擔任策展人時,便嘗試從「設計師在實驗時需要些什麼」的角度思考,編排一個時間和資源相對較充足的日程,以幫助他們完成作品。
Michael:
通常的策展方式是觀察當下大家的創作方式,然後想出一個為現狀提供敘述的主題。它有推進的元素,但很大程度受限於現存的創作狀態。而deTour有趣在於它是先有主題,大家再根據主題創作,成為了一個每年一度的思想衝擊。做設計往往是根據客戶的要求發展,中間可能會有一些小突破,挑戰了一些現行的做法,但完全由零開始創作的空間其實很少。所以deTour亦是一個每年一次的「思想繞路(detour)」。
Shin:
在我們接手時,deTour以一種相對有機的模式運作;發展至今天,開始建立了一個比較明確的運作模式。但可以的話,我會希望一直保留一點有機的因子。當大家嘗試回應主題創作,太多的局限或程序未必是好事。如何將deTour早期的有機、即興精神延續,同時賦予規範,是一個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
我們亦很希望加強deTour與社區的連結,成為打開不同年齡、不同階層對話的平台;如過去歐陽應霽會帶團認識中環的飲食文化。如何在每一屆拓展某一類型的觀眾層,亦是每屆策展人的挑戰。
Michael:
如何在吸引人群、令大眾明白我們的意圖,和推進設計界限之間取得平衡,的確非常需要大家思考。
拉闊未來的可能
Shin:
談到未來deTour的路向,坦白的說,我們需要資金令deTour發展得更好,另外亦十分需要富才華者的加入。過去兩年的Curator’s Choice(deTour主項目),不論是學術內涵還是視覺質量均非常高,可以說未來的篩選將會越來越嚴謹。特別是當資金有限,我們只能夠挑選精要的東西——但這是公平的,因為整個作品徵集過程均開放予所有人參加,亦有嚴謹的篩選程序,是一個平等的機會。
Michael:
找質素高的人參展的確不易。作為策展人,令大家願意參與之餘,亦需要協助他們將創作過程持續下去,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去做一些他們未做過的事情。
Shin:
尋找場地是以前每屆deTour面對的最大困難。現在有了PMQ提供場地,令deTour得到一個繼續發展及成長的落腳地。如果PMQ沒有提供信任和自由度予策展團隊,便不會有今時今日的deTour——創作自由真的是非常重要!
Michael:
沒有PMQ會沒有deTour,而其實PMQ亦很需要deTour。
Adonian:
2020年deTour籌備初期正值疫情,記得有人在社交媒體留言,說這時勢還談什麼設計?這反映部分人對設計仍然存在一定的誤解,覺得設計是標奇立異、風花雪月的事情。這引伸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角色——如何加深大眾對設計的了解?
2020年我們以「Matter of Life」作主題,正因為設計對生活、甚至生命的影響極為深刻。小至一顆螺絲,大至城市規劃,其實均是設計。壞的設計會造成對生命的消耗——如道路設計得不好,便日日塞車;透過「Matter of Life」,我們希望帶出設計的重要性。
PMQ算是比較早開始專注向大眾傳播設計的地方。設計不單是眼見的東西,更重要是箇中的思考方式。疫情下的大洗牌,則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和深化事物的過程。PMQ有一個開放的門戶,歡迎不同層次的活動,第一個層面可能是生活風格,一些消費性及容易接觸的東西;進而向大家講述設計邏輯和思維。PMQ可以牽頭做這事情,推動一個設計上的文藝復興。
Chris:
PMQ談設計的方式比較輕鬆,令大眾較容易接受。PMQ的長處是大眾容易親近,在生硬的設計論述之餘,亦可以在這裡找到好玩的體驗。一如deTour舉辦很多工作坊,2020年一個用樹枝、螺絲等五金物料設計工具的工作坊,便設計與好玩兼備。以軟性手法向大眾介紹設計,正正是PMQ的強項。
Michael:
PMQ的存在,先是幫助了部分香港設計師生存——不論是作品販售還是提供設計服務,一個創意地標均幫助促成這些事情發生。之後PMQ可以繼續推進,拉闊設計的可能性,重新連結後疫情的世界。
“每一年的deTour 不是一個完結, 而是一個延續。”
— 陳濬人 adonian chan/deTour 2020 策展人/Curator of deTour 2020
黃馨
策展人及創意人,活躍於娛樂、創意及藝術界逾15年,在策展、藝術行政及藝術家管理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自2015年起,黃馨乃香港本地設計節deTour背後的創意主腦。一年一度的旗艦活動deTour由PMQ元創方主辦及創意香港資助,於2015至2019年間,共吸引超過60萬名觀眾到訪位於香港核心蘇豪區的創意基地。
其他由黃馨策劃的展覽及項目包括:山口聰一「The Way You Look」、王慶松「瘋華絕代」、Tom Binns「It is NOW」、JOYCE「PEDDERZINE Uncatalogued」、卓韻芝「Born To Be A Witness」,及PMQ元創方「睿智時尚1、2」等。
梁展邦
設計工作室Studio AA共同創辦人,於荷蘭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完成IM設計碩士課程,現駐香港。
梁展邦的作品探索工藝及工業、設計系統,以至可持續發展等多元設計議題,設計領域橫跨平面、空間及展覧,作品曾在米蘭設計周、荷蘭設計周、DMY Berlin及Vitra設計博物館展出。梁展邦曾獲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Perspective》雜誌「40 under 40」大獎,亦是MOLTON、香港百貨及MOON Laboratory的共同創辦人。
叁語設計
叁語設計在2010年成立,是一所由陳濬人(Adonian Chan)及徐壽懿(Chris Tsui)開設的跨媒介設計工作室。設計媒介涵蓋平面設計、電子媒介及空間設計,項目包括品牌創造、視覺識別、網頁及印刷書籍設計,及展覽和空間營造,並擔任 deTour 2020 策展人。
叁語設計亦同時專注於自發研究項目,以記錄及研究香港的設計及視覺文化,包括《香港北魏真書》文字設計及研究項目。叁語設計視平面設計師為視覺文化的建構者,希望透過重新發掘、研究及討論香港的美學價值,與大眾一起建構屬於香港的設計風格。
策展人語 焦點設計展回顧
除了一年一度的deTour,PMQ亦一直連結創意各界,舉辦涵蓋不同主題的深度展覽,與一眾知名策展人攜手,豐富本地甚至區內的創意議題交流。這些大型展覽及活動項目每每成為城中焦點,深化我城的創意表述和交流。你最難忘的展覽又是哪些?
Benny Au 區德誠 平面設計師及策展人
「我一直希望透過策展,將好的設計帶給公眾。兩次在PMQ策劃的展覽:『Here is Zine.Here is Hong Kong』和『漢字展』亦是這種意圖的延續——我相信好的展覽不單是展示,亦需要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從而深化他們對展覧內容的認識。
每次策展對我而言均是一次新的挑戰,而呈現方式與內容是息息相關。在『Here is Zine.Here is Hong Kong』展,我抱持『作品是展覽的主角,展示位置可嘗試不去迎合觀眾』的想法,用木板叠構出流動而高低不一的展示台,觀眾的視線在漆黑的環境中聚焦於燈光下的展品,自然地配合不同姿勢欣賞和閱讀。而『漢字展』中,我視作品圖像為音符,以爵士樂般的即興手法佈展,並每星期轉換部份海報位置。這些嘗試均有賴PMQ團隊的全力協助,加上智方靈活性高的空間及完善的設備,令這些想法得以實現。
我自己作為PMQ租戶的審查委員之一,篩選租戶的過程令我經常反思:大家心目中的PMQ是什麼?對我而言,PMQ是一個多元化的場所,由零售、大型展覽和各式活動所組成,是一個整全的營養包,為設計師及普羅大眾提供創作養分。」
近年流行的Zine,既是自主、獨立的個體出版物,亦是城市觀察和個性的載體。作為Zine這獨特文化現象的回應,PMQ特別舉辦日本享負盛名的「Here is Zine」展覽香港站,在榮譽項目顧問區德誠的策劃下,廣邀本地60位從事設計、攝影、文學、建築、藝術、多媒體、時裝等界別的創作人,各自創作一本反映個人想法和觀點的獨一無二Zine作品,同時透過展覽、分享會和工作坊,讓公眾進入Zine的獨立世界,飽覽我城的人文景致;同場展出的東京站和深圳站精選作品,亦令觀眾更了解三城的創意面貌。
漢字作為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魅力不但歷久不衰,更在亞洲各地演變成充滿趣味的文化符號。「漢字展」由設計師區德誠擔任策展人,聚焦漢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多重意義,展出超過100位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台灣、澳門、日本及韓國等地設計師的漢字作品。透過過去20年,亞洲鄰近地區以漢字為主要視覺元素的作品,以及同場舉辦的講座分享、兒童工作坊及導賞團等活動,大眾可以親身走一趟漢字的設計、藝術和文化之旅,全方位感受漢字的獨特文化地位和美態。
Gao Yan 高岩
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及策展人「展覽連結香港和內地,透過呈現兩地的作品,一方面希望推廣年輕建築設計師,亦希望透過不同類型的論壇活動,深化建築實驗的討論。策展時我的工作室便位於PMQ,所以對我而言也是一次十分特別的體驗。
建築類展覽往往講求學術和專業性,較為小眾;但『10 x 100』展覽位於PMQ這向大眾開放的場所,我們亦特別設計了很多專為小朋友而設的節目,參與人數眾多,這源於PMQ作為一個混合型空間,與附近的社區、商家有很多互動,形成一種創意文化傳播,產生真正的影響力,令更多人受惠。展覽場地智方在佈展方面的靈活性很高,我們亦在開放度甚高的中庭位置舉辦各式論壇,令活動有更強的公共性。這種多類型活動模式,其實亦是一場實驗——表面上感覺專業的展覽,過程中充滿各類型的親子活動交流,是一種社會理念的實現。我的願望是未來有名的建築師或許會因為看過這次展覧,而在他們心中播下創意的種子。」
PMQ與內地知名建築雜誌《城市.環境.設計》合辦香港版的「十年百名建築展」,展出100個來自香港和內地(各半)的項目,透過一系列涵蓋城市設計、規劃設計、建築及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領域的作品,合組出過去十年間香港與內地城市化進程的面貌和思考,連結兩地建築和城市設計對話。是次展覽由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高岩擔任策展人,並由多名海內外專家及著名建築師雲集主持主題論壇;由ohmykids設立的「童。建」孩子專區,則透過一連串的親子活動,栽種下一代對建築環境的啟蒙想像。
Amy Chow 周婉美
跨領域設計工作者及策展人「Re-edit可以說是我過去一系列探討香港創意生態的展覽延續,但加入了PMQ年輕、創業等定位的精神投射——我們聚焦一眾五至十年經驗的設計師,了解當事業發展至一定階段,他們對各自創作歷程及各式設計議題的回顧和看法。在選擇設計師方面,除了我自己的研究和認知以外,亦在PMQ的主持下舉行公開招募,結果收獲不少質素甚高的項目;兩者互相加持下,進一步豐富展覽的內涵。
展覽探討如何利用傳統作為創新的養分,其實亦與PMQ的身份互相呼應——PMQ作為活化歷史建築,自身的故事亦是過去與未來的反映。我們亦嘗試在展覧的呈現方式尋求突破,花了很多心思與設計團隊,特意以非傳統的方式展示——如以一種延續而立體的敘事方式,展示平面畫作;包山一向以高度為尚,今次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則以橫向、有機的平地化方式鋪展;冼美玉則利用再用布料創作裝置藝術,呈現海洋孕育生命的意象,呼籲保護大自然的信息。一眾參與的年輕設計師均十分有幹勁,特別難忘策展過程中與大家多次促膝詳談,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對我而言,PMQ應該作為一個加深人們及業界對設計議題理解的場所,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和展覧,沉澱、深化行業的未來發展和專業性。」
為了培育本地設計專才,帶香港精英設計師作品到世界級平台展出,「Re-edit」展覽項目先在PMQ舉辦本地展,然後再移師到米蘭設計周展出,以拓闊國際視野和本地交流。在策展人周婉美的策劃下,一眾香港新生代設計師及設計單位以「身分」為主題,以全新創作對照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探討語言、地處、社區、媒體、科技、社會意識、歷史文化、可持續發展、工藝、風俗和信仰等元素,如何塑造身分特性; PMQ實體展以外亦同時推出網上虛擬展覽,不論在形式還是內容,均體現一份跨文化和跨領域對話的精神。
Shin Wong 黃馨
PMQ創作總監及策展人「Smart Fashion Runway的理念十分清晰——作為一個結合走秀作品和科技的平台,展示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的個人或品牌基因。與其他推廣時裝的活動相比,我們的定位更加富實驗性,如第一屆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合作,以智能布料為主題;第二屆則加入不同界別的視覺藝術家,圍繞新媒體為創作媒介。
對我而言,令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均有所得著十分重要;而在這過程中最困難和最有趣的,則可能在於如何構思一個富想像空間和思考深度的主題,誘導不同的設計單位說故事,同時反映出刻下的社會肌理,擴闊大家對某些議題的討論和想像。根據我的經驗,與團隊和合作單位擁有互相信任的關係,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而作為一個在PMQ發生的展覽,它的視覺呈現和品味均需要達到一定水平,才不負PMQ這大家一直經營的品牌。」
紡織業曾經是香港經濟的命脈,在21世紀又蛻變成什麼模樣?在2016年,PMQ聯同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舉辦首屆睿智時尚時裝發佈會及系列展覽,以「Material Translation」為題,由11個本地設計單位,以創意手法呈現科技發展下智能布料的最新面貌和突破;2018年的第二屆則以「Canvas of the Night Sky」為題,專業評審團從公開招募中,挑選出十位時裝設計師夥拍十位視覺設計師,在資深導師的指導下打造出全新的時裝舞台,在展覧、設計講座和分享會之中,推動時裝設計與視覺傳意的各種互動及協作可能。
*以上展覽活動均由創意香港贊助
共創者言
感謝歷年來所有曾經參與PMQ元創方活動的創作單位。這些來自跨地域和跨界別的努力,不但豐富了PMQ的面貌,亦不斷推進香港的創意地景發展。
「每件作品均是一場對新概念的探索。」
Samuel Yip 葉韋瀚
多媒體設計公司 WARE 共同創辦人「對新媒體設計而言,每一個作品均是一場對新概念的探索。可能這類型的設計在香港仍然比較少見,所以PMQ一直十分支持我們的工作。商業項目很多時均在室內發生,多用投影營造沉浸式體驗;而在deTour創作的《Spectra》(2015)和《Chromarmonic》(2019),我們則嘗試運用新物料打造出大型裝置,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與觀者互動,探索一種較低調的光影變化。2020年的《airbank®》更加以一種故事性的主題式手法,將PMQ單位改造成為一個販賣空氣的空間。這些對我們而言均是一些有趣的新嘗試,亦感激PMQ在過程中讓我們自由發揮。」
「我們與PMQ團隊一起思考,如何將作品做得更加好玩。」
Stickyline
本地紙藝創作組合「我們與PMQ的緣分其實從deTour開始,幾乎每屆均會遞交提案,最後在2015、2018和2019年有機會參與;平日亦與PMQ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合作項目。每次與PMQ合作,我們均希望挑戰自己做一些以前無做過的東西。Stickyline一直從事將平面變成立體的創作,但2018年的deTour作品是從線條入手,感覺不那麼『Stickyline』,難得PMQ亦容許我們實驗。很多合作,我們亦與PMQ團隊一起思考如何將作品做得更加好玩。如2021年農曆新年的型摺醒獅活動,PMQ方面提供了很多市場營銷、場地管理方面的意見,最終意念由一開始的獅頭發展至整個舞獅文化;獅子的形態亦變得更活靈活現,最後甚至合力一起將舞獅放在中庭的玻璃電梯上面——PMQ團隊所給予的意見和支持,往往能夠令作品成果走前一步。」
「與PMQ合作,有點像回到讀書年代......」
WEEWUNGWUNG
網頁設計創作單位「與PMQ的合作很多,不論是2015、2016、2020年的deTour,還是一些日常活動的網頁設計,均是一些比較大膽的作品,儘量嘗試新的科技和設計手法。與PMQ合作有點像回到讀書年代,創意的空間比較大,我們可以不那麼乖巧,嘗試推進很多界線;畢竟現實中,不是每個項目均容許我們嘗試新的東西。當中最難忘肯定是2020年的deTour,作為疫情的回應,我們將網站打造成一個容許人們與其他參觀者互動的虛擬體驗。這對大家而言均是第一次嘗試,過程中一起摸索,最後能夠得出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PMQ的信任十分重要,這項目亦絕對是我們事業上的一個里程碑。」
「不一定是大型裝置才能帶來迴響。」
Kay Chan 陳韻淇永續設計師
「我一直希望將食帶到香港的設計光譜之中,呈現食作為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面向。2018年的deTour以Trial & Error為主題,我覺得味道圖書館的資源十分適合我延伸過去對咸魚的創作,於是舉辦了一場以咸魚為主題的食物設計展。過程中與當時的味道圖書館負責人Andy有很多創作火花,他作為專業廚師給予了許多寶貴意見,我亦從參與的街坊身上見證他們與咸魚的生活經驗,所收獲的創作交流絕對比想像中更豐富;亦十分高興項目後來得到韓國設計獎的金獎肯定。這次的實驗正好證明,不一定是大型裝置才能帶來迴響,好的內容也可以走得很遠。」
「創意不是設計師專屬,而是一般人也擁有的能力。」
太刀川英輔
日本設計師、NOSIGNER創辦人「我一直認為創意不是設計師專屬,而是一般人也擁有的能力。就這方面而言,必需要肯定PMQ對推廣創意文化所作的努力。我個人一直對香港抱有一種親切感。而在2020年這個艱難時刻,NOSIGNER在deTour呈現了《PANDAID》和《身份防護面罩》兩件作品,兩者均嘗試將一些社會中不尋常的事情尋常化,向香港觀眾展示我們一直以來為現狀帶來另類視野和切入點的理念。我們與PMQ的淵源頗深,亦感激William(PMQ總幹事)提名我們的作品得到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加上過去參與設計營商周等經歷;可以說,香港的設計文化有份滋養我成長。」
「根據在deTour收集的意見,不斷發展和修改字體設計。」
Julius Hui 許瀚文
中文字體設計師「2016年我與台灣設計師張軒豪一起在deTour舉辦展覽『Intense:Intense』,展出各自的概念字體。根據過去經驗,字體設計一般較難為大眾所接受,難得那次有空間展出之餘,反應亦十分好,男女老幼均十分喜歡我的「空明朝體」。這帶給我很大的鼓舞和動力,令我決心繼續發展這個在當時仍然屬於概念的實驗性項目。展覽過程中參加者的回饋,亦助我作為設計師,更加掌握大眾市場的想法。2021年初字體正式推出眾籌,慶幸反應很好,某程度上是因為我一直根據在deTour收集所得的意見,不斷發展和修改,令字體變得更加完整。整套空明朝體將會在2022年正式推出市場。」
「每次空間設計均是一場嘔心瀝血的實驗。」
Bong Yeung 楊建邦
建築師、小市山設計創辦人「公司剛成立時,我到處向設計界中人請教,陶生(PMQ總幹事)是其中之一;當時他建議我參加deTour去爭取曝光機會,結果出現了在2018年deTour創作的《慢雕塑——山水人物》,可以說是小市山成立後的第一件正式作品。對我們來說,空間設計不能複製,每次均是一場嘔心瀝血的實驗。deTour的經驗可以說是開始了我們將建築(硬件)和互動意念(軟件)結合的設計手法,亦開始了日後與PMQ的更多合作,如Coffee Agenda、Seed Program和2020年的聖誕裝置等。在Coffee Agenda活動中認識了很多咖啡界中人,亦為我們帶來很多咖啡店相關的設計項目。」
「觀察受眾對作品的反響,對我們日後創作十分有幫助。」
Match Chen 陳少華
KaCaMa Design Lab聯合創辦人「我們本身從事永續設計,經常會到院校進行教育相關的工作。過程中發現同學們大部分比較在意『成果』;而對於創作者而言,則較看重中間嘗試的『過程』。所以2018年deTour講述實驗與失敗的主題,對我們而言非常有趣,可以將這觀察發展成《完美的失敗》這裝置作品,並在往後的夏日互動裝置《蜻亭》延續對失敗概念的探索。而在2020年deTour Special的《聲駅》,則實驗意味再重一點,探索聲音和新舊載體的啟發性。PMQ不但是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我們亦能夠透過它觀察受眾與作品的互動,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同時啟發我們探索社區與藝術之間的空間。」
「PMQ近年不斷嘗試推進不同的界線,是香港一所難得富開放實驗精神的機構。」
Chris Cheung 張瀚謙
新媒體藝術家,XCEPT、XCEED 及 XPLOR 創作及藝術總監「對於從事新媒體藝術的我而言,『實驗』可以說是每次創作的其中一個必要過程。在2016年deTour,裝置作品《共振之靈 IV》延續了系列作品對宇宙美學觀點的探索;在2020年deTour的兩件作品:《The Book of Ashes》探索書寫及知識的傳播,《MEMORI》則回應疫情下的溝通交流方式,這些對我而言亦是嶄新的嘗試。特別是前者包含燒書的魔術元素,很感激PMQ團隊與我們一起了解很多安全審批問題,又接受我這比較大膽的新實驗。PMQ近年不斷嘗試推進不同的界線,是香港一所難得富開放實驗精神的機構。」
「一次充滿信任和尊重、快樂而充滿力量的經歷。」
Morag Myerscough
英國設計師及藝術家「我在2019年創作的巨型聖誕裝置作品『Make Happy』,延續我一直以來蛻變自中國諺語『近悅遠來』的創作精神,希望為大家帶來歡樂。在這次合作,最難忘大家在創作過程中所迸發的熱情和能量,所有人均希望打造出最好的作品。我發現如果能夠與互相信任的團隊合作,擁有一個令人享受的創作過程,自然便會出現好的結果——一件能夠為每位參與者帶來歡樂和正面能量的作品;而我相信『Make Happy』已做到這一點。這是一次充滿信任和尊重、快樂而充滿力量的經歷,我隨時歡迎與PMQ再度合作。」
-
生活 : 日常與創新之間
生活 : 日常與創新之間
你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什麼模樣?
PMQ 元創方作為一個多元創意設計場所,凝聚了各式各樣的美好生活想像,在時間以外發酵,在空間之內提煉。美好生活,有美食,有咖啡,有聚會,有創作,也有實驗。大家可以在中庭廣場樂玩 PMQ 團隊策劃的精彩裝置和市集活動,也可以遊走商店感受設計師、 工匠或職人的生活構想和提案,甚至在 PMQ 各項與「食」相關的企劃中,發掘和體味食背後的文化大世界。當我們生活有時,飲食有時,玩樂有時,或許便能夠進一步感受和發現生活,並重新想像未來。
就讓我們與一眾熱愛生活的城市遊人,攜手在鬧市中打造一片創意綠洲。
歐陽應霽(阿齋)說,食是創意的根源。這或許解釋了 PMQ 元創方作為創意設計地標,為何一直致力推動本地飲食文化發展——不論是散佈 PMQ 的大大小小創意餐廳和咖啡室,還是 PMQ 味道圖書館和 PMQ 實驗廚房(Taste Academy)這些與飲食相關的旗艦項目,均印證了食不但是生活中的重要體驗,更能夠豐富我們的創意內涵。
身為資深跨媒體創作人,阿齋在 PMQ 的不同飲食項目之中,一直扮演了推動、實踐和培育的多方角色;而王君雅(Stephanie)作為餐廳創辦人和得獎廚師,則曾經在 PMQ 實驗廚房項目中踏出飲食旅程的重要一步。這次二人邊下廚邊聊食,談他們對食和 PMQ 的回憶,談對創意和香港飲食發展的看法,亦從他們各自與 PMQ 淵源深厚的兩道菜,牽扯出二人於香港飲食業的經歷、熱愛和盼望。
食作為創意之源
Stephanie:
對我而言食物源自回憶。我們想起某一種食物時,除了會記得它的味道,還有當時的感覺和回憶。
我自己往往根據童年回憶,再以新手法重新演繹慣常食物。我在香港和加拿大長大,但不懂煮中菜,現在才慢慢追溯以前婆婆、媽媽的煮法——對我而言,創意是由回憶而來。
阿齋:
我很同意食物是一種回憶。進一步說,一個人的味蕾與他的創意指數,亦有著直接影響。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外公外婆是印尼華僑,年青時在上海讀書,成家立室後遇上戰爭,到處避禍——中間曾經到過家鄉福建、日本,最後來到香港。不同地方的經歷,累積了他們對食物的認識;口味雖不斷轉變,但以「南洋味道」為根。所以我成長時的餐桌上,總是充滿不同地方的味道,這不但啟發了我的味蕾,亦開拓了我的眼界。如今從事創意設計,回想起來,正是源於我自小對食物不拘一格的開放體驗。
Stephanie:
這種經驗的累積,往往是一種潛意識。發生時未必完全了解,但日後某些經驗會喚醒你的記憶,在適當的時候助你創出新的東西。「中國食材,法式烹調」一向是我的烹調手法,源於我在巴黎學廚時,重新發現「家」的味道——如法國菜的清湯牛腩,不與香港的清湯牛腩如出一轍?那一刻才發現法國菜和中國菜的共通點。
阿齋:
所以說不同的創意,到了某一個境界是相通的。多元的選擇和選擇的自由,可以說是創意的基本。至於本地食材和國際影響,亦往往是兩者並存。這些年人們不是常說「越本土便越國際」?對自己的文化有透徹理解,才有能力站在國際舞台。
Stephanie:
我很同意要先了解自己的根,再不斷進化演繹。就像我參加實驗廚房時,想出中式臘腸蛋餅這道菜。當時並沒有刻意去想中法混合,只是覺得蛋餅頗適合在午餐推出,又想做得與別不同,便以此為起點慢慢鑽研出來。參加項目至今四年,我亦在這四年間慢慢建立出自己「中國(廣東)與法式混合」的風格。
讓食走出廚房 走出國際
阿齋:
我與 PMQ 的淵源則可以追溯得更遠。因為我在 PMQ 的構思階段便已經參與其中。
這款純西班牙風蒜油蝦頗能夠代表我與 PMQ 的關係。不但因為這是我在味道圖書館的遊牧料理主題活動中,曾經烹調的一道菜式;亦因為它是西班牙小食(tapas)的代表。
我覺得西班牙小食有點像廣東點心,而廣東點心是其中一個有能力走出國際的本地飲食文化。它象徵了味道圖書館的其中一個角色——作為外地和本土飲食文化之間的橋樑,主動將外面的東西帶回香港,同時幫助具特色的本地飲食文化在國際間佔一席位。探索的過程中不一定會找到答案,但我們願意提供一個培育、討論的空間。所以味道圖書館的活動項目,均圍繞一些我們希望探討的問題。
例如每年以小朋友為對象的暑期活動中,有一年以「米」為主題。我們連結了 PMQ 附近的米舖、粉麵舖、粥店等,帶小朋友拜訪這些與米相關的店家。有些參加者年紀較小,父母平日不讓進廚房;但在那次活動,我們要父母站在廚房外面,讓小朋友下廚。他們認識不同品種的米,嘗試洗米、浸米粉、下鍋,是一場很活潑的文化活動。
味道圖書館擁有超過四千本涵蓋世界各地飲食文化生活的館藏PMQ——飲食文化傳承之地
Stephanie:
我覺得PMQ 最難得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一個記錄和促進飲食文化的空間,這在香港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在法國,你能夠找到3、400 年前的詳盡食譜;但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食譜則主要靠師徒之間口耳相傳,很容易失傳。所以味道圖書館的館藏實在是十分難得。
阿齋:
故事背景是陶威廉在籌備期間,找我一起討論PMQ 的可能性。我一直對飲食題材十分有興趣,收藏了數千本與食相關的書和雜誌。過去只有我和自己的工作團隊使用,是有點可惜,便把握這機會與大家分享。加上希望以公眾廚房作為聚會和分享的平台,便出現了這廚房與圖書館結合的模式。
Stephanie:
現在網絡盛行,有很多方法分享知識。但我覺得圖書館的好處,一是填補了香港在這方面的缺乏,二是作為一個完整的記錄和傳承。我在參加實驗廚房期間,不時到味道圖書館作資料蒐集,才發現這裡的書目如此豐富:中菜、印度菜、東南亞菜、法國菜等應有盡有;中國菜還細分不同的省份…… 我好幾次本來想找法國菜參考,結果卻沉浸在東南亞區,像發現新大陸般。
當然看完不代表能夠即時運用這些知識,需要時間去內化——想起來,到這裡看書已經是三年前的事。
阿齋:
其實這正正是我們希望為參觀者帶來的效果——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發掘過程。這背後需要時間——正等於煮食需要時間,看書要時間,培育亦需要時間。靜下心來看、思考、再實驗的過程,其實正是業界最缺乏的東西。畢竟現今什麼都講求快和商業化。
打破商業模式 自由創新
Stephanie:
參加實驗廚房時最大的感觸,是沒有繳租的壓力——錢絕對會改變一切!這經驗幾乎像是父母給你一個降落傘,說你跳吧,不會有事的;即使跌得很痛,也不會死。創意其實由一個很微小的感覺開始——一個「想做」的願望。但很多內在的恐懼、旁人的意見,或是金錢的考慮,均會扼殺了那顆種子。我很肯定,如果我沒參加實驗廚房,今天我不會擁有一間餐廳。兩次實驗廚房的經驗,令我知道自己能夠完全應付這回事,知道怎樣的一道菜,能夠引起客人反應。要經歷過,才知道「原來我可以捱過,原來也不是那麼痛苦——不管身邊的人怎樣說。」
老實說我參加時,並沒有多少開餐廳的打算。我之前從事銀行業,從另一角度了解餐廳的死亡率,其實是非常高。但認識了負責策劃實驗廚房的Twins Kitchen,在他們的鼓勵下,便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參加。結果一試之下發現,原來我真的很喜歡開餐廳,即使這是一份很瘋狂的工作;亦發現自己其實挺擅長做這件事——親手打理菜單、佈置、擺盤,站在前線負責所有事情。第一次參加是2018 年三月,三星期的反應不錯,但仍然有點猶豫;第二次是同年七月,一開始已知道夏天人流會較少。但這種淡靜,讓我們有時間試新東西——有些菜式是今天想好,明天便推出!這道蛋餅正正是那時候想出來;當時亦反應不俗。是這次經驗,令我肯定自己開餐廳這條路。
當然,正式開餐廳之後,亦會有其他挑戰。但實驗廚房的模式,令你能夠預測自己能否在這條路上取得成功。第一是你是否喜歡,第二你是否適合做這件事——飲食業有很多模式,不一定人人均要開餐廳,畢竟這是一種極瘋狂的生活方式,偏偏我卻一試上癮。
阿齋:
我這樣理解PMQ 的其中一個精神:集合不同的單位,打開門讓合適的人走進來,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機會,讓更多可能性發生。不論是實驗廚房還是味道圖書館,其實均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實驗廚房是我們一開始對PMQ 的構思之一。但在現實環境下,我們決定先努力做好味道圖書館,直至三年左右之後站穩陣腳,才在各方配合和Debbie Lo Creativity Foundation 的贊助下開展實驗廚房的計劃。看上去光鮮,背後其實是很多人的心血,沿途不斷調整,才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
團隊努力 開放對話
Stephanie:
對我來說實驗廚房是一個很有生氣的地方:在同一個廚房,有各式的人來往,創造出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像流水般不斷有人和事物的流轉。第二次參加實驗廚房時,即使生意沒有第一次好,但其實開心很多——因為沒有了「不認輸」、希望證明自己的壓力。在那五星期之中,我們大膽推出了三個全新菜單,一是因為時間多了,二是因為我們已完全習慣了無租金壓力和自由實驗的廚房模式,變得放膽去試。
當時實驗廚房這品牌已有一定知名度,吸引了一些中環上班族來食飯,令我能夠了解不同人的看法;而對食客而言,他們知道餐廳的培育角色,亦會較敢於表達自己意見——這是在一般餐廳較難發生的事情。正因為實驗廚房是一個開放式對話的地方,才可以有這樣的火花誕生;它的生氣,是源於不同人所給予的意見和努力。
阿齋:
實驗廚房和味道圖書館兩個環環相扣的運作,對本地還是外國飲食界而言,均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飲食業的操作往往較商業化,而兩者則在邊陲或低調或主動地貢獻業界發展。我經常對自己說,要好好把握這些機會;亦感激它們成為我創作生涯中,一段十分獨特的經驗。可以說,這件事只能夠在香港發生——是香港人的不認輸精神令它們成真。
王君雅
Roots 餐廳創辦人
PMQ 實驗廚房(Taste Academy)參加者Roots 餐廳總廚及創辦人。Stephanie 曾在匯豐銀行主理國際銀行業務,在2015年離開銀行界,到巴黎追求廚藝理想,先在Alain Ducasse 開設的廚藝學院學習並獲得廚藝文憑,然後在法國米芝蓮餐廳Hostellerie de Plaisance 及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Amber 餐廳工作。
Stephanie 在2018 年先後兩次參加PMQ 實驗廚房項目, 並在同年創立Roots。2020 年,Roots 被《TatlerDining》雜誌評為「香港二十間優秀餐廳」之一,Stephanie 本人亦獲選為年度新星。2021 年,Roots 上榜「亞洲50最佳餐廳」的首屆「亞洲之粹」餐廳名單。
歐陽應霽
跨媒體創作人
PMQ 味道圖書館主理人香港資深跨媒體創作人,飲食文化策展人。
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觀察和研究,發表及出版兩岸三地創作人的家居生活訪談、國際設計師作品評論等。近十年聚焦全球及本土飲食旅遊文化的整理和探索,出版私家食譜、城市飲食文化指南,為藝術文化機構及商業單位設計藝術餐飲體驗。策劃及創辦的飲食實體空間包括香港PMQ 味道圖書館、北京星空間畫廊「應霽半飽廚房」、西安Localand 霽在文化綜合體、深圳「半飽半醉」小酒館及私房菜。
中式臘腸蛋餅
蛋餅皮材料
牛油
多用途麵粉
蛋黃
水
鹽65克
125克
25克
13克
2克餡料材料
牛奶
全蛋
蛋黃
大葱
帕瑪森芝士碎
中式臘腸
中式潤腸
指天椒250克
1 隻
1 隻
50克
50克
1/2 隻
1/2 隻
1/2 隻1. 蛋餅皮
待牛油暖至室溫狀態,然後將所有材料混合成為麵團。待麵團搓揉至光滑柔軟富彈性,便以保鮮膜包好,放進雪櫃靜置過夜。
翌日,將麵團拉開滾壓至二至三毫米厚,然後將餅皮放在撻模上,慢慢推壓至漂亮的形狀,並將多餘的餅皮剪去。將餅皮放進雪櫃一小時,預備烤焗。
一小時後,將餅皮從雪櫃取出,放入烘焙重石防止餅皮烤焗時膨漲變形。將對流式焗爐以180 度預熱,並以同樣溫度將餅皮焗12 至13 分鐘。完成時餅皮應全熟但未變成棕褐色。
將重石取出,預備製作餡料部分。
2. 餡料
將所有液體材料混合,然後預備食材餡料。
食材餡料:將大葱、辣椒、中式臘腸和潤腸切至差不多的粒狀大小,然後在平底鍋稍稍熱炒。將帕瑪森芝士磨碎,準備好與其他材料作最後步驟。
3. 最後步驟
將煮好的食材餡料平均放進餅皮至1/4 滿,然後將液體餡料倒至九成滿,再將帕瑪森芝士碎均勻鋪面。
以180 度焗10 至12 分鐘,直至餡料呈現漂亮的金褐色。將蛋餅靜置10 至20 分鐘,然後切開享用。蛋餅可以室溫享用,或隨後以焗爐或微波爐翻熱均可。
橄欖油浸辣椒蒜頭蝦
材料
鮮海蝦
蒜頭
紅辣椒
迷迭香
法棍包
橄欖油15隻
2球
3隻
小束
1條
80毫升步驟
- 蒜頭去衣切片,紅辣椒去籽切絲,備用。
- 鮮海蝦切頭,剝 ,留蝦尾 。
- 以牙簽挑出蝦腸髒物。
- 以橄欖油起鍋,放入蒜片及迷迭香。
- 把蒜片炸至金黃,加入紅辣椒絲拌炒,關火,把所有材料撈出,留辣蒜油於鍋中。
- 再開火提高油溫,加入鮮蝦拌炒。
- 隨即加入炸好的蒜片和辣椒絲。
- 關火,加入現磨海鹽,馬上上碟,配法棍包蘸辣蒜油食用。
PMQ味道圖書館
由PMQ元創方與資深跨媒體創作人歐陽應霽聯手打造,網羅逾四千本涵蓋世界各地飲食文化生活的經典食譜、飲食旅遊文學、飲食歷史文化評論、飲食潮流指南,以及飲食生活期刊。圖書館由開放予公眾的期刊閱讀室、會員制運作的圖書閱讀室及開放式廚房區域組成,定期舉辦以食物為中心的各式主題跨界創意活動。
PMQ實驗廚房(Taste Academy)
PMQ實驗廚房(Taste Academy)乃本地首個餐飲業孵化器,由PMQ元創方與Twins Kitchen餐飲顧問公司合辦。在PMQ的全力支持和Debbie Lo Creativity Foundation的贊助,及Twins Kitchen創辦人Caleb Ng與Joshua Ng的專業指導下,以一月一廚師的形式,讓年輕廚師發揮意念和菜單,在設備齊全的空間嘗試營運一個屬於自己的餐廳,以此經驗作為他們日後繼續在餐飲業發展的踏腳石,成就更多可能性。PMQ實驗廚房(Taste Academy)在2018年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
CHIEF LIST
Date / Period Chef Restaurant 2017 Cam Wong / 2018 Mrs. Fan
Siam Sattayaphan
Stephanie Wong
Zahir Mohamed
Gary Suen
Claire Kim
Tiff Chan
Annie Choi
Wingo HungMrs. Fan’s Kitchen
Fat Leg’s BBQ
Roots Eatery
Baked Bistro
Gary Suen’s Pop Up
Claire de Lune
T Lab by Chef Tiff’s Kitchen
Veggie Mami
Wingo Hung’s Pop Up2019 Jack Law and Elliot Nicholas
Douglas Forest and Leonard Cheung
/
/
Charlene, Tony and Jessie
Louis Tam
Amy Mak and Jaicy Cheng
David KoWingman
Incongruous
Sando Ba
Cafair Taste
Root Three
Infinity
What Da Duck
Roasita’s2020 Daniel Kang Osteria Orzo 生活隨四季轉移,在 PMQ 元創方,我們亦隨時節頌讚生活的美好:在落日時分呷一口咖啡,在夏日探險乘涼,在冬日歡渡聖誕。PMQ 一系列為公眾打造的活動,意在提出更多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創意設計的生活提案;讓大家在日復日的循環之中,亦能夠感知生活的各種細節,創造更多公眾參與創意設計的機會——我們以節日活動、公眾參與節目和 Coffee Agenda 出發,連繫不同社群,以設計和創意思維,品味生活。
由設計品嚐生活
咖啡思維,可說是一種設計思維融入生活品味的理解:對咖啡質素的追求,不止對工藝的求索;咖啡館亦是一道滋養城市人文涵養的知性設計風景。PMQ 與世界各地咖啡師及職人分享這份對咖啡的熱情和追求,自 2018 年起舉辦多場 Coffee Agenda 咖啡生活市集,為咖啡師提供一個持續探索咖啡手藝的平台。
繼首年市集成功聚集一眾優質的本地咖啡店和咖啡愛好者,並與本地咖啡媒體啡聞Coffeeder 合作呈現世界各地的特色咖啡品牌後,次年 PMQ 與香港精品咖啡協會合作,舉辦香港咖啡拉花大賽及香港咖啡調酒大賽,優勝者更代表香港參加在柏林舉行的世界賽,鼓勵及支持本地咖啡師;又透過公開徵集,為勝出的本地咖啡師提供一個呈現自己手藝的攤位舞台 。2020 年受疫情影響,Coffee Agenda 繼續活躍於線上空間,舉辦一系列的線上分享會、咖啡旅行直播和工作坊,讓大家不受地域限制,享受咖啡真味。
由設計感受生活
在以最親切活潑的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季節場景,讓公眾參與和體驗設計,從而理解設計和創意思維的價值。如在聖誕這個傳頌愛的日子,我們亦同時傳頌更多與創新、永續相關的理念,連結設計單位為公眾帶來一個個以「環保」、「遊樂」、「顏色」為題的聖誕;夏日炎炎容易大汗淋漓,我們則邀請年輕設計師打造以「涼快」 為前提的涼亭,示範如何利用設計和感觀,改善空間體驗;部分大型的全港性活動,如「1600 熊貓遊香港 ・創意× 保育展」和「Our Hong Kong, Our Talents 同心同樂 – “Play Me, I‘m Yours”」,更是動員全港市民蒞臨PMQ,一起遊走社區打開五感全身投入,全方位體驗創意設計。公眾參與節目
顧名思義,公眾參與節目以加深大眾的創意設計參與為目的,以最親切活潑的方式,喚醒你我他內心潛藏的創意因子!1600 熊貓遊香港 • 創意✗保育展
「1600 熊貓遊香港 • 創意 保育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與法國著名藝術家PauloGrangeon 合作,以回收廢紙人手製作出1,600 隻紙糊熊貓藝術品,橫掃全球100個展點後,終於在2014 年登陸香港作巡迴展出,並以PMQ作為開幕項目。1,600隻熊貓和特意為香港創作的四款新作雲集PMQ,加上一系列精心打造的公眾活動和工作坊,令大家沉浸在熊貓世界的同時,宣揚永續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共處的保育信息。整個開幕活動為 PMQ 帶來超過50 萬遊客。
Our Hong Kong, Our Talents 同心同樂 – “Play Me, I‘m Yours”
2015 年,英國藝術家Luke Jerram以「人人均可以彈奏的鋼琴」理念而作的「PlayMe, I‘m Yours」全球性城市公益鋼琴活動。PMQ 與團結香港基金攜手將活動帶到香港,將16 台經本地藝術家和團體匠心粉飾創作的鋼琴擺放於PMQ 和香港街頭,供公眾隨意彈奏。悠揚音韻加上連串精彩互動音樂會和表演,在繁囂中以旋律連繫大眾,散播歡樂。
夏日節目
每逢夏日,PMQ 均化身創意玩樂聖地,邀請一眾本地創作人和設計師發揮創意,以大型裝置為核心,工作坊和活動為橋樑,打造一個個屬於城市者的涼快盛夏。-> 2017
PMQ 與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攜手在廣場打造幻彩泡泡裝置,在旋轉躍動的氣泡,以及結合工作坊和音樂讀書會的遊樂園之間,譜出一首夏日的風物詩。-> 2019
PMQ 邀請KaCaMa Design Lab 和thecaveworkshop,以設計匠心為大家解暑——《蜻亭》涼亭裝置邀請大家在烈日中坐下乘涼,或動手玩玩童年遊戲竹蜻蜒,與玩樂者、旁觀者和遊人一起,締造一片創意人文景色。聖誕節目
每年聖誕,PMQ 均為大家策劃各式眼界大開的大型裝置,配合主題市集和連串精彩活動,在聖誕這個傳頌愛的日子,傳頌歡樂、創新、理想和永續理念。
-> 2016
Colourscape
與建築藝術團隊LAAB 攜手,將PMQ 變身玩味十足的《Colourscape》,利用色彩繽紛的mt 紙膠帶及不同形態的立體裝置,打造出超現實立體空間。
-> 2017
「紙包」樹林.迎「摺」聖誕
與綠色力量合作,圍繞由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打造的大型聖誕裝置,宣揚綠色聖誕。此裝置為 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帶來無數國際設計大獎
-> 2018
飄浮空間 釋放想像
再次與AaaM 攜手,塑造一個由氣球組成的Floating Christmas 飄浮空間。
-> 2019
PMQ Christmas Bazaar –
Gather for Gifts of Love英國設計師Morag Myerscough 帶來她標誌式的色彩斑斕藝術世界,為大家帶來窩心陪伴和歡樂。
-> 2020
Merry Apart
Christmas Together小市山設計以簡約手法,讓大家在社交距離下,仍能在光影聖誕叢林中連結彼此。
-
PMQ NOW:過去到未來之間
PMQ NOW:過去到未來之間
PMQ 元創方的故事,始於 100 多年以前——自 19 世紀中西學薈萃的中央書院,至上世紀 50 世代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至今天作為全港首個專為設計打造的創意地標,在此地流轉的故事,一直以人為本,由各式各樣高瞻遠矚、矢志推動城市向前的有心人一起攜手打造。
作為過去與未來、本地與國際、香港與區內設計社群之間的橋樑,我們邀請社會各界和你我他一起,共同書寫 PMQ 的未來;與 PMQ 聯手,創造更多的創意奇跡。
PMQ 元創方成立七年以來,不斷與本地及區內的創意文化互動,致力為年輕設計師推動、塑造出一個更富活力和發展機會的生態環境。PMQ 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作為設計圈中一員,我們積極牽引更多交流和協作,與一眾理念相近的同行者並進,攜手發揮設計打造美好城市的力量。
如 PMQ 元創方總幹事陶威廉(William)所說,創意地標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它需要不斷更新的內涵和靈魂,才能與時並進;而經驗的分享,有助我們邁向未來——因此我們與同樣植根香港、面向國際的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Marisa),以及香港長期觀察者和新加坡設計文化推手:新加坡設計理事會副總幹事王韶瑋(Emily)一起,談雙城、論設計,以及如何與 PMQ一起,迎向一個更富活力和美好的未來。
推動人才發展
William:
設計是一個宏觀而充滿互動的生態圈。我們三方的機構各自代表了不同領域的設計推動工作:PMQ 是一個匯聚了超過 100 位年輕設計師的創意設計產業地標;Marisa 的信言設計大使則作為專案資助平台,推動區內的設計研究議題和創意項目;Emily 則在新加坡設計理事會推動設計政策,現在於香港理工大學修讀設計碩士課程,多年來對香港創意圈有很多的參與和觀察。
近年香港設計界經歷了很多的改變,可否先從你們個人工作的角度,分享一下你們對香港及區內創意設計發展的觀察?
Marisa:
在美國和英國從事建築後,我在 2007 年回香港發展,到香港大學教書,並在 2008 年加入香港設計大使作為董事會成員,亦在 2013 年成為 PMQ 諮詢委員會成員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年輕人的才華,只是苦於缺乏機會——信言設計大使的誕生,正是希望為設計師提供資金援助和機會。
這是一段充滿激盪的旅程。我一直希望打破「專業」角色與社會的阻閡,探索設計如何推動社會正向發展。過程中我們不斷與不同界別的持分者合作,支援本地和國際的研究和設計項目,植根香港的同時,亦推動一種不受地域所限的設計文化。我們相信唯有多元跨界和跨地域的合作,才能培孕一個充滿活力的設計生態。
Emily:
早在到香港讀書之前,我已經因為工作和家庭關係經常到香港,亦是設計營商周的常客。大家經常說香港和新加坡是一面互相競爭的鏡子,但我不認同,畢竟雙城的社會肌理非常不一樣;我們擁有相同的語言,如能走在一起各取所長,將能夠帶來極大的協同效應。
我加入政府至今已 18 年。18 年前我有份策劃新加坡設計理事會成立,之後在不同部門從事藝術和歷史古蹟政策發展,在 2016 年正式加入新加坡設計理事會。我們與香港設計中心不同,新加坡設計理事會完全由政府資助,並作為政府的一分子,負責制定、推動及執行政策;如人才培訓,創造相關的工作職位、為設計師提升技能等——我們的設計策略性計劃覆蓋學前兒童以至職場的成年人,推動人才發展是新加坡設計理事會的核心理念。
William:
我十分認同人才的重要性 。創意思維需要自小培育,這亦是 PMQ 開展以幼童為對象的夏日創意訓練營的原因,以此彌補現行教育制度的不足。PMQ 屬建制以外的機構,雖沒能力改變制度,但我們仍然希望為社會帶來改變。透過舉辦不同的項目和活動,讓小朋友在 PMQ 向年輕設計師、建築師學習,自小灌輸他們創意的重要性。我絕對相信創意思維對一個小朋友的成長有極深遠的影響。
與社會各界協調合作
Marisa:
強而有力的領導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在我和 PMQ 的情 況,如何與社會各界包括設計業界、政府、私人領域、社區以至基 層合作,已成為我們根本的運作模式。或許每個城市均有它自身實 踐改變、帶動變革的方式。
Emily:
過去大家對創意設計有種波希米亞的印象。但 20 年過去, 社會對創意設計的肯定已大大提升。我們的總理經常說:新加坡是 一個設計出來的城市,我們擁有的一切,全部均經過設計。設計是 一個很強大的工具,這亦是新加坡設計理事會隸屬於經濟發展局的 原因。
William:
我們一直努力透過各種渠道,與政府溝通設計對經濟發 展的重要性。如今政府成立了創意香港,一直與我們保持緊密合 作,很多項目均有幸得到它在背後的推動及資助。政府內部有一套 固有評審創意項目的模式,而我們的角色,便是向政府溝通這些項 目的重要性,以及為何它們需要政府的資助——這對雙方而言均 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創意界是一個十分獨特的產業,需要以一個與 其他界別不同的準則看待。
Emily:
所以我們嘗試推廣思想領導力(thought leadership)。 透 過進行全國性問卷調查,收集創意從業員人數等的官方數據,用作 政府部門及學校的參考。我們亦與新加坡所有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 係。這種圍繞整個創意圈生態的協調,是只有我們才能做到的工 作。而你們作為業界代表,最好則是發揮所長,舉辦各式各樣的項 目——如果新加坡也有 PMQ 這樣的項目,我會樂於為他們提供所 需的資金,讓他們做想做的事。我們需要不同崗位的機構聯手合 作,一同發展這個創意生態圈。
製造實驗機會
William:
在設計界工作多年,其中一個令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 香港實在缺乏實驗的機會,因為時間和空間成本實在太高昂。而 難得的是,我們能夠利用 PMQ 為年輕設計師提供一個「創造」的 空間,進行各式各樣的實驗以及實現他們的夢想——一年一度的 deTour 正正是這樣的一個場所。 deTour 令設計師脫離常規運作模 式,嘗試實踐日常沒機會探索的意念和項目。當我們正迎向一個全 新面貌的未來,特別在一個由社交媒體主導的虛擬世代,我們極需 新思維——而新思維正是從自由實驗的機會而來。
Emily:
大家常說新加坡沉悶、一切皆由政府主導;而香港人做事 的效率和敏銳度、堅韌和創新想法,一直是新加坡學習的對象。
William:
某程度上是環境導致我們有這樣的基因,當一切的步伐 皆如此急速,你自然需要適應——我們有創新的基因,只是沒有 創新的機會。
Marisa:
William 是我回港後認識的其中一位重要朋友,我們一起 經歷了很多。香港有很多像 William 這樣的人,在背後不斷斡旋, 將國際經驗帶回港,默默地鼓動改變。一方面香港人的確有做事的 敏銳和靈活性,但或許我們亦需要慢下來,了解城市中欠缺了什 麼。例如說香港沒有對霓虹燈作完整記錄,信言便嘗試提供援助; 如果碌祿的何善恒沒有她在 PMQ 的工作室,便不能進行她對莨紗 的實驗;我們亦資助她到廣州進行拍攝,研究莨紗 400 年的歷史。
我一直深信設計是無分邊界。唯有不斷與過去文化和周邊城市互 動,城市才能夠繼續繁榮發展。我們如何在生態圈中發揮角色?這 正是今次對話難得的地方,因為這不只是關於香港,而是一場地區 性的對話。
PMQ
的香港基因:連結過去與未來Emily:
說到過去與現在,我很喜歡香港的建築。新加坡太過乾淨 整潔,慢慢所有地方均變得一模一樣。但在香港,灣仔與旺角截然 不同,旺角的氣息又與深水埗不一樣,凌亂正反映真實——香港 人可能習以為常,但這些在新加坡人眼中均十分美麗。
Marisa:
「真實的生活氣息」最令人著迷。我在紐約生活過一段長 時間, 90 年代初的紐約粗獷而危險,今天經過士紳化和城市發展 而變得健康得多,但有時亦令人懷念過去的地區特色;而那亦是香 港的生命力所在, PMQ 某程度上亦帶有這種活力和精神。
William:
沒有開放思維, PMQ 是不會誕生。當年得到同心教育 文化慈善基金會及 Debbie Lo Creativity Foundation 慷慨資助,將 這閒置達 12 年的歷史建築,開放成為一個培育年輕設計師、供設 計師營運的全新場所,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嶄新的做法。實驗有時候 會伴隨一定的風險,但若一直求穩求安全,便不會有任何新事物 發生。
PMQ 一直以來不斷培育年輕設計師,令各創意項目得以發展推進。 例如 2019 年 deTour 的策展人 Michael Leung 及 2020 年的策展 單位 叄 語設計,我們大膽信任這些策展經驗較少的年輕設計師,讓 他們實驗及嘗試,結果他們均交出十分漂亮的成績。
Marisa:
William 是信言設計大使 2020 年「因時『製』宜」的其 中一位提名及項目審批委員會委員。作為對疫情挑戰的回應,我們 邀請設計師在家創作一件能夠令人們重新連結的物件;最後得出的 作品包括消毒門把、樂高組合、何善恒的莨紗絲巾等。過程中重要 的不是結果,而是設計界的共創精神。現在我們得到商業機構幫忙 將物件商品化出售,亦有幸得到 PMQ 支持,在 PMQ 舉行新年展 覽——這些慷慨,正正是設計圈韌力的反映。設計界其實比我們 想像中更慷慨和團結。
創意地標的精神內涵
William:
我亦想談一下創意地標的角色和發展。除了 PMQ 以外, 南豐紗廠、大館亦在近年開幕;這些機構無形中均成為「活化」精 神的例證——我們如何為一個古舊的場所注入新價值,而不只是 粉飾翻新一番,再重新開放;這正是當下活化的新定義,亦為世界 各地所借鏡。自 PMQ 開幕以來,幾乎世上所有國家和城市的文化 部門均曾經到訪 PMQ ,了解我們的商業營運模式,如何為一個荒 廢的場所創造新價值 …….
Marisa:
及如何延續下去!
William:
對,如何將這精神延續下去。這是另一場實驗,而我們 正不斷爭取改進。對我而言,活化不只是讓人看見建築過去的模 樣,而我也想知道你們對活化和創意地標的看法。
Emily:
新加坡當局正計劃將部分舊區「電子化」——這固然是活 化的其中一個方法,但我們會否可以細看這些地區的個性?了解它 們的個性特色,再以此打造相應的方案,而不是將「電子化」強加 於所有商戶。
香港有 PMQ 、南豐紗廠,但新加坡沒有。吉門營房過去十年完全 失敗,大家都不知道拿它怎麼是好。以政府思維營運創意場所往往 會帶來很多問題,而我們沒有像香港般強而有力的私人企業在背後 推動。新加坡商界支持醫院、學校,但沒有支援創意產業的傳統。 大家總是問:有盈利嗎?有政府資助嗎?
William:
他們需要看見創意的價值。人們總以為 PMQ 由政府全 資,其實不是,我們也不是公務員。 PMQ 是由同心教育文化慈善 基金會贊助,由 Debbie Lo Creativity Foundation 等支持。
Marisa:
如果從歷史角度去看,城市總是由各式各樣的地標帶動。 香港近年出現了不少新地標,但新地標的重點不單在於它的物理形 式和外在結構,而是內在場所營造的靈魂和精神。
在中國每天均有新的博物館面世,部分卻面對內容不足的問題。這 在於我們如何重新評估香港價值,如何將我們真實的文化告訴別 人,而不是單純的戀舊。
連結本地,走向國際
Emily:
我想了解一下在 PMQ 與設計院校的互動情況。
William: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及香港大學 建築學院都經常以不同的形式與我們合作。我們的關係很密切。
你又如何看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互動?我們應如何加強區域合作?
Emily:
我們一直在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新加坡一直定位為通 往東南亞的門戶,而香港則是通往中國的窗口,如能將這兩條橋 樑接通,力量將會是無可估量。香港有每年舉辦的設計營商周 ( BODW ),過去數年我們則與《財經》雜誌合作舉辦 Brainstorm Design 論壇,邀請世界各地的思想領袖和設計師分享。我們不能 改變香港的社會肌理,但我們可以透過這類型的平台,提供建議或 交流的渠道。
一個可能方向是 President*s Design Award ( P*DA )與香港 DFA 設計獎的合作。 DFA 是一個國際化的獎項,而新加坡 P*DA 則主力加獎本地人才,我相信兩者之間的策略性合作,將會對我們 加強在區內影響力有很大幫助。
William:
我們可以將獎項優勝作品在 PMQ 展出——我們在過 去亦做過類似的活動,讓有才華的年輕設計師有更多曝光機會。 PMQ 一直是香港與其他設計城市聯繫的平台,如駐香港韓國文化 院、北歐創新匯均位於 PMQ ,我們亦與波蘭、日本、瑞典等地保 持密切聯繫。
Emily:
PMQ 亦是發掘人才的好地方,我在這裡認識了 One Bite Design。
William:
除了培育進駐 PMQ 設計師以外,近年來我們更致力於 兒童創意教育、以及與許多 PMQ 以外的創作單位合作項目,讓年 輕設計師們得以施展才華。這體現出 PMQ 對於人才的培育與影響 並不局限於場所之內,每一個項目就像播種一顆創意的種子,待他 日發芽生根便會遍佈香港以致世界各地。我們會一直延續 PMQ 培 育設計及創意人才的使命,成為一個庇蔭他們成長、得到世界關注 和機會的所在。
陶威廉
PMQ 元創方
總幹事
資深廣告人,PMQ 元創方總幹事。
於 2005 年加入香港設計中心,負責每年 一度之設計營商周( BODW )、設計『智』 識 周(KODW)及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 獎( DFAA 2006-08 )等旗艦項目。
2012 年 8 月,改以顧問身份留任香港設 計中心,同時被邀請加入 PMQ 元創方, 先作為創意及項目總監, 2017 年轉為總 幹事。
姚嘉珊
信言設計大使
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
註冊建築師,慈善機構信言設計大使聯合 創辦人及執行總監,旨於支持香港及大灣 區的創意研究。她亦是多領域建築及研究 設計工作室 ESKYIU 創辦人之一,作品曾 獲多個設計獎項認可。姚嘉珊曾任深港城 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總策展人,作品和文 章發表於國際權威刊物,並經常獲邀到國 際論壇公開演講。
她曾任教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帕森設計 學院、香港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 院。現為美國 AIA 建築學會成員、香港建 築師學會附屬會員,曾任香港電台顧問委 員會和香港設計大使董事會成員。
王韶瑋
新加坡設計理事會
副總幹事
新加坡設計理事會副總幹事,負責根據設 計 2025 藍圖發展相關創意政策和項目, 利用設計,令新加坡成為一個由創意推動 的宜居城市。
王韶瑋擁有 25 年在信息通信、傳媒、設 計、藝術及古蹟方面的私人及公共領域經 驗,曾在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經濟發展 局、媒體發展局及廣告界擔任要職。擁有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及西澳 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王韶瑋現於香港 理工大學修讀設計策略碩士課程。
各界的支持是本項目成功的主因
統籌及設計
◎ 叁語設計編輯
◎ 邱汛瑜, 陳祖頤文字編輯
◎ 邱汛瑜翻譯
◎ 劉海珊印刷
◎ 彩印有限公司攝影
◎ 張俊謙 (@rambler15)網頁製作
◎ React Digi Limited特別鳴謝
◎ 香港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代表
◎ 梅潔樓文化創意基金有限公司
◎ Debbie Lo Creativity Foundation
◎ 元創方董事局
◎ 元創方資深顧問團隊
◎ 元創方商業租戶遴選委員會
◎ 元創方創意工作室租戶遴選委員會
◎ 元創方租戶評估委員會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創意香港
- 建築署
- 古物古蹟辦事處
與及一直以來為我們的旅程
作出貢獻和支持的創意社群及成員www.pmq.org.hk
info@pmq.org.hk